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深度关注 | 完善制度机制 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2025-10-17 07:41:0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导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必须抓长、长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着眼长远、综合施策,推动进一步扎紧织密制度笼子,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必须抓长、长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着眼长远、综合施策,推动进一步扎紧织密制度笼子,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立柱架梁,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关键要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没有制度保证,改进作风的成果最后也保不住。”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持续健全党内法规制度,在加强党的领导、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公务行为、强化日常监督等重点领域协同推进制度建设。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紧盯作风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避免“牛栏关猫”,压缩“四风”隐形变异空间。

聚焦顽瘴痼疾,增强制度针对性。从近年来查办案件和重点整治情况看,违规吃喝问题依然多发。青海省纪委监委把握违规吃喝问题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规律特点,制定出台《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打出“组合拳”:一方面,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既“由风查腐”,深挖违规吃喝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又“由腐纠风”,严肃查处组局者和参与者,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另一方面,强化严的基调,对顶风违纪者一律先停职再审查,实行“一案三查”,在查处当事人的同时,严肃追究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推动压力层层传导。

聚焦基层痛点,提升制度实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解决基层报表多、重复报、多头报等问题,去年以来,湖北省枣阳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定位,聚焦村级报表填报减负工作开展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推行村级组织“一套表”改革,将镇村两级填报工作由原来的341项压缩为41项,其中村级填报19项,实现同类事项合并报、交叉事项一次报、多数事项网上报,确保减负出实效,让基层干部从繁琐表格中解脱出来。同时,在全市建立4个监测点,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环节,动态监测各项减负举措和规定要求落实情况。

系统集成梳理,形成制度合力。为避免制度“打架”,各地对现有制度进行“盘点”,做好“立、改、废”。针对新形势新需求,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纪委监委推动出台《洪泽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负面清单》,明确53项禁止行为,对会议时长、文件数量、考核指标等作出量化规定,同时推动对2018年以来出台的127项规范性文件全面评估,废止与当前发展实际不符的《洪泽区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暂行办法》等制度23项,推动2025年上半年区级会议、文件分别精简35%、28%,基层报表压缩50%。

动真碰硬,强化刚性约束、失责必问的制度执行机制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着力抓好作风建设相关制度的执行,有章必循、违规必究,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压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充分认识作风建设重要性,把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坚决摒弃重业务、轻党建,重业绩、轻作风问题。安徽省纪委监委协助安徽省委将作风建设纳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并在省辖市、省直单位党建考核指标中设置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加强作风建设相关内容,同时,每年度协助审核党风廉政建设述职报告,并提出点评意见。

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穿透力。各地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度。湖北省大冶市纪委监委构建“互联网+监督”模式,依托线上财务监督平台,通过关键词进行智能检索与比对,精准筛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线索。去年以来,该平台已推动查处违规报销、超标准发放福利等问题191个,处分18人。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纪委监委聚焦“车轮上的腐败”,汇总全区70家单位公车基础数据,通过比对公车轨迹与停车记录,发现并查处公车私用问题20起,立案23人;针对暴露的监管漏洞,督促相关单位完善“公车GPS定位、加油卡审核、钥匙集中管理”等制度,实现“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

严肃执纪问责,强化制度刚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对作风顽疾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行为速查严处,以精准有力的问责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2025年国庆、中秋前夕,安徽省纪委监委对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其中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书记、主任许崇信存在违规收受礼品,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安排等问题。许崇信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5年9月被开除党籍,按规定取消享受的待遇,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025年端午节期间,江西省武宁县纪委监委发现武宁县教育体育局干部刘某违规收受服务对象礼品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经查,刘某还存在经单位主要领导同意采取单位挂账方式购买土特产赠送他人的行为。最终,刘某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政务撤职处分,该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被立案审查。

提质增效,推动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

完善制度、强化执行的最终目的,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纪检监察机关以制度执行为抓手,在优化营商环境、减轻基层负担、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制度成果体现在群众获得感提升、干部作风转变上。

基层治理提效能,释放干事活力。“现在到市直单位办事顺畅多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和质量都有大转变!”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石窝镇镇长黄绍锋的切身感受,源于该市一项创新机制的推动。为破解个别职能部门内设股室作风不佳、服务基层“中梗阻”等问题,北流市纪委监委牵头探索开展乡镇(街道)评价机关中层股室工作机制,今年上半年,共组织374名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和站所负责人参与评价。针对评价结果较差的股室,由分管市领导约谈提醒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制定整改举措,促使职能部门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效能。针对县直部门下乡,镇街接待负担重、存有违规吃喝风险的问题,江苏省金湖县纪委监委制定印发《金湖县同城公务“简约分餐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按照“自付费、分餐制”原则在政府食堂同价同餐,为同城公务接待划出红线。截至目前,该县有内设食堂的7个镇街以“分餐”形式接待上级部门用餐2200余人次,全县镇街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近30%。

营商环境增活力,激发市场动能。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纪委监委针对“企业办事难、多头执法扰企”问题,构建涉企诉求“全流程闭环处置体系”,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推出“兜底办”机制,企业通过线上平台提交诉求,部门首席专员限时办理,区纪委监委全环节跟踪督促,高效解决企业“办不成”的难题。今年4月,富阳区银湖街道一酒店在开业前8天卡在审批环节,通过“兜底办”服务顺利解决,赶上“五一”经营旺季,实现营业收入20万元。为着力整治政务服务领域涉企作风问题,河南省滑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紧盯政务服务、涉企行政执法等方面突出问题,联合该县发展改革委出台《滑县优化营商环境四项制度》,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并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监督窗口,建立服务企业直通快办、“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等机制,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政治生态扬清风,筑牢思想堤坝。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纪委监委出台《政治监督“盯责任、盯作风、盯纪律”工作指引》,将作风问题影响政策落实落地、影响政商亲清交往、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等“三种表现”作为监督重点,查找和审视部署不落地、责任不落实背后的作风问题。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从严查处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问题14件1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人。该区纪委监委对鲤中街道城管中队执法人员陈某某等干部“四风”问题进行通报曝光,组织旁听庭审3场次,开展“以案四说”教育活动14场次,形成有力震慑。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纠风除弊,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筑牢作风根基。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