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院聚焦 > 正文

最高法发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

反腐资讯网讯: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进一步震慑毒品犯罪分子,彰显我国严惩严重毒品犯罪的一贯立场。

随着我国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吸贩毒人员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医疗用麻精药品作为替代物,导致医疗用麻精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此次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被告人苏某和长期担任某公立医院院长,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利用职务之便,以该医院名义分别向两家医药公司申购盐酸哌替啶(即杜冷丁)片剂53万余片。苏某和为非法牟利,除部分卖给癌症患者外,剩余约38万片贩卖给无业人员黄某营(同案被告人,已判刑)。黄某营又加价贩卖给毒品犯罪前科人员余某龙、邵某连(同案被告人,均已判刑)。人民法院根据苏某和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对其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近年来,一些毒品犯罪分子为逃避法律制裁,不惜铤而走险,采用暴力手段抗拒检查、抓捕,不仅增加了执法人员查缉毒品犯罪的风险,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对此在处罚时应予充分考虑。此次发布的另一起典型案例中,被告人温某鸿贩运毒品数量大,且路遇公安机关设卡拦截时先后两次驾车闯卡,冲撞警车及过路车辆,暴力对抗执法活动。温某鸿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重刑,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又犯本案之罪,系累犯。人民法院坚持“毒品数量+其他情节”的标准,对温某鸿依法从重处罚并判处死刑。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相关文章

电脑版 手机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人员查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

《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反腐资讯网    京ICP备2023034612号

《反腐资讯》内参出版刊号:京内资准字第L0062

投稿邮箱:ffzxnc@163.com 监督电话:1850106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