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方在线 > 正文

浙江部署开展“笑气”滥用打击治理专项行动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长安网

反腐资讯网讯:9月11日上午,浙江省禁毒委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在全省开展为期6个月的“笑气”滥用打击治理专项行动。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省禁毒委常务副主任杨青玖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年来,“笑气”等非列管成瘾物质滥用蔓延加速,且呈现年轻化、低龄化趋势,社会危害逐步显现。虽然此类物质未被正式列入毒品管制目录,但其成瘾性、危害性不亚于传统毒品,因滥用“笑气”诱发的非正常死亡、自伤自残、盗窃、抢劫、斗殴、卖淫等案件时有发生,已经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群众反响强烈、家长深恶痛绝的突出问题。因此,严厉打击整治“笑气”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刻不容缓。

会议通报,今年1-8月份,全省共侦办“笑气”刑事案件22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79人,行政处罚2510人,训诫登记涉“笑气”人员4060人次。

浙江省高度关注“笑气”先发问题,综合施策,强化治理,2022年将“笑气”列入禁毒监控物质清单。今年1月1日实施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贩卖“笑气”。8月28日,省禁毒委召开专题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笑气”滥用问题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打防治措施和各单位任务分工。

会议强调,治理“笑气”滥用问题是全省各地各部门的共同责任。下一步,全省各地各部门都将对照《关于加强“笑气”滥用问题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开展“笑气”滥用打击治理专项行动,主动履职担当,抓严抓实打、防、管、戒、宣等各环节的工作,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坚决彻底铲除“笑气”滥用社会毒瘤。全省公安机关将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统筹资源力量,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度研判案件线索,快侦快破一批案件,有力震慑“笑气”违法犯罪活动。

“笑气”滥用的危害

“笑气”,化学名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气体。因麻醉、镇痛等药理学作用,临床被用作麻醉药或止痛剂。它有什么危害?

“笑气”成瘾机制:“笑气”的成瘾性源于其对多巴胺系统的操控和破坏。“笑气”进入人体后,将迅速刺激神经系统释放多巴胺,使人产生愉悦感。由于单次吸食快感仅持续20-30秒,因此滥用者通常会选择反复吸入。而长期吸入“笑气”将会导致神经系统对多巴胺的敏感性降低,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同等快感,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神经系统病变:“笑气”会不可逆地氧化维生素B12,进而导致人体无法正常合成维持神经鞘健康的关键物质——髓鞘,逐渐引发神经鞘炎症、脊髓退化和肌肉萎缩。长期滥用可能引发行走困难等不可逆损伤,甚至终身残疾。

血液系统病变:维生素B12还是DNA合成和红细胞生成的关键辅酶,长期缺乏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引发贫血,使人头晕。此外还可能增加感染和出血风险。

心脑血管危害:长期缺乏维生素B12还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而损伤血管和血栓形成,显著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其他严重后果:引发抑郁、焦虑等情绪,对生活失去兴趣和信心。

一旦沾染“笑气”,生理、心理都会遭受毁灭性打击。“笑气”留下的泪水可能伴随一生,每一次放纵,都是在透支生命。让我们拒绝“笑气”,与健康同行。

典型案例

杭州拱墅破获一起非法经营“笑气”案

2025年以来,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分局紧盯“笑气”滥用风险,将大数据运用于实战。4月3日,分局通过研判发现多条涉及单身公寓运输“笑气”线索,遂立案侦查。专案组通过多渠道综合研判分析,发现该团伙在网络上通联,在拱墅辖区非法贩卖、运输“笑气”,获利巨大。4月21日,在杭州市公安局统一协调下,组织警力对该团伙开展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行政处罚20人,打掉“笑气”仓库1个,缴获“笑气”180瓶、共计594升。

平湖破获一起非法经营“笑气”案

年初,平湖市公安局在工作中发现有一团伙在平湖兜售“笑气”。经持续侦查研判,锁定一个非法生产、销售“笑气”的犯罪团伙和一批滥用人员。8月20日,在嘉兴市公安局的统一指挥下,平湖市公安局组织精干警力开展统一收网行动,在江苏、浙江省嘉兴、湖州等地,先后抓获毛某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同时查获刘某某等20余名滥用“笑气”人员。该案共捣毁“笑气”分装存储工厂1个,存储“笑气”库房窝点3处,查获灌装“笑气”855瓶,运输“笑气”车辆4辆,全案涉案金额100余万元。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相关文章

电脑版 手机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人员查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

《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反腐资讯网    京ICP备2023034612号

《反腐资讯》内参出版刊号:京内资准字第L0062

投稿邮箱:ffzxnc@163.com 监督电话:1850106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