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者来信 > 正文

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发布时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村庄就是村庄,留住田园风光

近年来,许多地方加快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进程,但有些地方却一味地模仿城市,简单套用城市规划建设,建成的新村整齐划一,流淌千年的小河改了道,几十年的大树被砍掉,古朴的青石小路改成宽阔的柏油大道,草地也被浇上水泥建成休闲广场……原本风土人情味浓郁的乡村,变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

村庄与城市景观的区别在于,农村有自然的原生态景观。很多村庄不仅保存着历史遗迹,还拥有独特的文化结构,村与村之间的特色也各不相同,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如果保护得当,这些都是村庄独特的风格,能通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村庄带来社会经济效益。

因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保护好乡村特有的人居环境,杜绝“千村一面”现象,尤其不可破坏农村本来就拥有的田园风光,还应尽可能地让农民继续生活在自然、和谐的传统人文环境中,并通过有效规划,形成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这就需要科学规划农村人居环境。一要体现农村特色,不盲目追求层高,不盲目克隆城市的广场、草坪、运动场等景观。二要尽量保护村庄原有的山水风光和田园气息,不砍树、不填塘、不劈山、不截直河道,把现代生态文明建立在传统自然景观上。三要对村庄进行有机更新,禁止大拆大建,注意挖掘、延续村庄的历史文脉。四要发展村庄特色产业,既保护优美庭院风光,也能为村庄经济找到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湖北宜城市 郑 颖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相关文章

电脑版 手机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人员查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

《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反腐资讯网    京ICP备2023034612号

《反腐资讯》内参出版刊号:京内资准字第L0062

投稿邮箱:ffzxnc@163.com 监督电话:1850106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