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法院聚焦 > 正文

夏季牧场上的法与情——化解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
2025-08-04 15:43:29       来源:中国长安网

导读:八月的高原,风中仍带有丝丝凉意。在通往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花石峡镇措柔村夏季牧场的路上,车辆不停颠簸,车窗外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牧场上,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玛多县人民法院巡回审判团队此行的目的是调解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

反腐资讯网讯:八月的高原,风中仍带有丝丝凉意。在通往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花石峡镇措柔村夏季牧场的路上,车辆不停颠簸,车窗外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牧场上,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玛多县人民法院巡回审判团队此行的目的是调解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

“该纠纷案件前期经基层组织多次调解,均未能有效化解。玛多县人民法院巡回审判团队向村委会寻求协助,在村委会积极配合下详细了解了双方当事人家庭背景、财产状况及纠纷发生原因等关键线索,为顺利调解纠纷案件打开了突破口。”谈起玛多县人民法院近日成功调解的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玛多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钱快乾感慨良多。

图片

办案与普法并行

为实现化解矛盾纠纷与普法宣传同频共振,玛多县人民法院巡回审判团队合理分组并展开工作,一组在村党支部书记协助下,深入夏季牧场核查案件细节和牦牛数量、共同债务等核心争议事实。一组利用等待核查结果的间隙,在花石峡镇人流集中区域开展“靶向式”普法。聚焦牧区生产生活实际和易发频发矛盾纠纷类型,深入解读反有组织犯罪法相关内容,提升群众对黑恶势力的辨别和防范意识,讲解反邪教、反诈骗知识,结合真实案例揭露常见骗术,守护群众的“钱袋子”。重点宣讲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民间借贷、草山纠纷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以案释法,为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实用的解答。

情理法相融合

玛多县人民法院巡回审判团队在村党支部书记指引下驱车驶向被告所在的夏季牧场,蜿蜒道路尽头,牦牛数量与村委会提供的数据大相径庭。面对巡回审判团队成员提出的疑问,被告抬手指向河对面山头说,“都在那边呢,你们自己去看。”巡回审判团队成员二话不说登上对面山头,却发现都是他人放牧的牦牛群。回到河岸,通过沟通,被告又指向另一条山沟,改口说牦牛在对面山沟,并主动提出去驱赶。待被告驱赶着牦牛群从沟中走出,巡回审判团队成员数了数发现数量依然不对。

面对被告的屡次欺瞒和消极对抗,巡回审判团队成员对其作出严厉批评并展开思想教育,从情理法角度,讲明利害关系,阐明法律后果。最终,被告的抵触情绪得以缓解,态度发生转变,表示愿意配合。随后,在被告的带领下再次赶赴山谷,历经5小时的努力,成功将所有涉案牦牛悉数归拢,并详细核查确认了牦牛的数量。

耐心调解化干戈

夕阳沉入地平线,草原渐渐被夜色笼罩。在被告的帐篷里,唯一的光源是一盏应急灯。该纠纷案件的核心随即转向共同债务、共同财务分割(牦牛、房屋、家具等)、孩子的抚养权与抚养费。

玛多县人民法院巡回审判团队秉持不能就案办案,要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理念,决定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发挥特邀调解员熟悉当地语言、风俗、人脉的关键作用,与审判团队紧密配合,有效疏导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叩开他们的心扉。

了解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点后,巡回审判团队成员和特邀调解员向双方当事人详细阐释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巧妙往来两人之间,不断转达对方意见,引导他们换位思考,逐步消除双方在财产分配及债务承担上的分歧。

时间在争论、沉默、计算中流淌,经过巡回审判团队成员和特邀调解员近14小时的沟通、疏导和调解,最终案件迎来转机。当日24时许,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在简易的办公桌上,借着微光,巡回审判团队成员现场伏案手写调解笔录、调解协议,原、被告在调解协议上按下手印。依据调解协议,被告现场支付了5980元,清偿原告草补及部分共同债务。

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为确保调解协议能够有效执行,彻底消除矛盾纠纷隐患,玛多县人民法院巡回审判团队未作片刻停歇,立即驱车返回花石峡镇。在原、被告家中,依据调解协议约定,现场监督分割房屋、家具、家电、生活用品等,并当场交付了房屋钥匙。至此,这起历时两年,经基层调解组织多次调解无果的婚姻纠纷案件,通过巡回审判团队一天一夜的连续奋战,就地实现了从财产债务核查、纠纷调解、协议达成、文书制作签署到首期案款履行的全流程闭环处置,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此行不仅化解了一场纠纷,更让“司法为民”的理念付诸实践。

此次巡回审判是玛多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的生动实践,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有效减轻群众诉累。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