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警方在线 > 正文

包头建立科技兴警新格局 数据赋能 持续增强战斗力
2025-02-18 15:21:58       来源:中国警察网

导读:完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开展AR实景指挥调度,研发使用市民码……去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积极转化科技应用新技术,打造科技兴警全要素协同、全流程贯通、全链条整合的新格局,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开展AR实景指挥调度,实时显示重点部位及周边警力部署

不断加强智能研发,在各方面强化科技信息化运用,提高管理质效

深化“24小时警局”建设,实现235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

       反腐资讯网讯:完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开展AR实景指挥调度,研发使用市民码……去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积极转化科技应用新技术,打造科技兴警全要素协同、全流程贯通、全链条整合的新格局,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强化数据赋能实战

       “这里,我们再扫一遍,仔细些……”春节期间,各项庆祝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处处人潮涌动。在活动安保工作中,包头市公安局充分运用AR实景技术开展指挥调度,各个活动现场视频实时传送至指挥中心,两名民警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确保安防无死角。

        在AR实景指挥调度工作中,包头市公安局将几百个摄像头联动,叠加多项数据库,比对实时显示重点部位具体情况及周边警力部署,实现城市公共安全运行状态由被动监控到主动防控的转变,打造立体、实景安保防控圈。

       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包头市公安局创新研发了“两卡”管理与风险预警系统,联合相关部门打击、治理开办及贩卖“两卡”的犯罪行为,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同时,积极研究警校合作新模式,与辖区重点大学合作开展大数据时代下新型网络犯罪分析,为公安机关精准打击网络犯罪提供决策支持。

       构建智慧管理体系

       近日,包头市民王先生在早高峰上班路上发生了追尾事故,本以为要花费不少时间处理,没想到通过包头市公安局事故视频快处措施,直接与交警视频连线。在交警的指导下,王先生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事故信息采集,后续的责任认定均在线上快捷办理,又快又方便。

       围绕让群众出行“再省一分钟”这一目标,包头市公安局以智慧交管赋能道路通行,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相比传统线下事故处理模式,包头市公安局事故视频快处措施平均减少车辆现场滞留时间30分钟,定责准确率达99.8%。

       近年来,包头市公安局不断加强智能研发,在各方面强化科技信息化运用,提高管理质效。针对城中村人口流动性大、网约房需求量大的情况,包头市公安局研发推广应用“开心宿”App,提高了网约房流动人口管控和治安管理效果;创新校园周边人车安全智能管控新模式,电子警察自动识别车辆牌照,通过短信息、电子大屏幕倒计时等方式实时告知驾驶员按时驶离;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成立交通安全大数据治理实验室,以行业大数据赋能公安交管工作;在全区率先引入共享电单车智能头盔,实现“不戴不走、摘盔断电”功能,驾驶人安全程度大幅提升;与辖区重点企业合作打造全地形越野车,为应急救援提供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

       着力提升基础支撑

       科技既是打击犯罪的利器,也是服务群众的倍增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成为包头公安深化便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今年春节后开工,包头市民石先生通过“包头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成功申领无犯罪记录电子证明,足不出户就解决了问题。春节期间,市民邱女士的驾驶证到期,她来到家门口的24小时无人自助服务智慧岗亭,不到10分钟就成功换证。

       包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实现12123网上办理、自助岗亭线下制证取证功能的城市,目前共设无人自助智慧岗亭13个,为群众节省了邮寄费。包头市公安局还在全区率先研发使用市民码,构建集认证、管理、应用于一体的“数字市民”体系,推动全市统一身份认证和多码融合,实现“一码走遍包头”。

       包头市公安局持续深化“24小时警局”建设,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迭代升级,实现235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打造高质量服务民生体系。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相关热词搜索:包头 警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