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 明确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定罪量刑标准
2023-08-16 08:33: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魏哲哲)为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司法保护,有效解决司法实践问题,最高人民法院14日发布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该解释自8月15日起施行。
解释明确非法占用林地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其中规定,非法占用并毁坏公益林地5亩以上、商品林地10亩以上的,即构成犯罪。此外,解释明确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危害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一株以上或者立木蓄积一立方米以上,或者危害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二株以上或者立木蓄积二立方米以上的,即构成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解释明确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的行为方式和定罪量刑标准,并明确了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的主观明知和定罪量刑标准。其中列举了5项推定“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的具体情形,如收购价格明显过低、交易方式明显不符合正常习惯等。
此外,解释明确涉林业证件、文件犯罪的处理规则。解释规定,伪造、变造、买卖采伐许可证,森林、林地、林木权属证书以及占用或者征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等国家机关批准的林业证件、文件构成犯罪的,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定罪处罚;买卖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等经营许可证明,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择一重罪处断。
人民法院依法惩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2018—2022年,全国法院共审结相关刑事案件64788件、生效判决人数82704人,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将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以解释的公布施行为契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强化对森林资源的刑事司法保护,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5日 12 版)
本网编辑:程林青 审核:袁建领
频道精选:
- 深化“检调对接”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湖北鄂州检察将“烦心”变“暖心”
- 重庆市检察院、市检察院五分院、渝中区检察院共邀人大代表跨辖区视察检察改革工作
- 党委政法委监督与检察监督如何高效衔接融合 十年实践,这场发布会给出“静安方案”
- 严惩非法买卖动物产品检疫证明犯罪 深挖漏洞堵住监管缺口
- 数智赋能检察办案再升级 上海黄浦检察上新“全链智检——小灵通”
- 从源头到末梢,湖北省枝江市检察院创新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法治门诊”
- 北海市检察机关为鸟类野生动物撑起法治晴空
- 江西检察机关依法对戴晓慧决定逮捕
- 应勇会见出席中非检察合作论坛各代表团团长
- 18870元工资到账!入住综治中心后,他们用“检察+”联动解“薪”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