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资讯网讯:江安县居民张女士没有想到,自己和驾校扯皮了几个月的事情,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江安县综治中心)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处理好了。
日前,在收到驾校退回的部分报名费后,张女士对调解结果很是满意:“之前我就从综治中心门口路过几次,也看到了宣传资料,但始终有点半信半疑。这段时间被这事闹得太心烦,所以就想过来试一试,没想到还真给解决了。”
张女士于2021年9月在江安县某驾校交了3150元驾驶培训费,后因其它原因未到驾校学习。2024年10月,张女士到驾校准备学习的时候,被告知报名时间已超过3年,已经过期,不能学习且不退费。张女士表示自己不知有这些规定,认为驾校未尽到告知义务,双方多次协商未果。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张女士来到了县综治中心,并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引选择了“订制调解”,自己订了调解时间、调解方式和调解人员,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将这个让她闹心了几个月的事情圆满化解。
这是江安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里,像张女士这样将信将疑地走进综治中心,最后满意而归的当事人还有很多。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安县综治中心已经实现了“一站式”集成资源、优化服务,调解力量散、矛盾易反复等问题也逐一破解。
“简易矛盾纠纷,每件补助50元;一般矛盾纠纷,每件补助100元......特大矛盾纠纷,每件补助1000-2000元。”
7月8日,记者在江安县综治中心看到一份由江安县司法局和江安县财政局联合印发的《江安县人民调解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该文件规定,录入“人民调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人民调解案件,根据难易程度分为六类案件,并详细明确了每类案件的认定标准。
这是江安县建立的专职调解员“定补+案补”保障机制,按解纷难易程度,实行梯度化补贴,县财政全额落实经费保障。
这一举措,为县综治中心调解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在全县范围内优选出的43名专职调解员、22名首席法律专家已经入驻全部综治中心,并组建起邻里家事、婚恋纠纷等12类108人调解人才库。
记者注意到,为保证“人”尽其用,江安县综治中心将这173名专职调解员、法律专家、调解人才库整理成册并上墙公开,每一名人员均标注了身份信息及擅长领域,通过“订制调解+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模式,为当事人提供预订调解时间、方式及人员的“三订”服务。当事人可根据实际选择视频调解、上门调解等“多元调解”方式。调解人员还会在调解后的第7日、15日、30日对当事人进行梯次分阶回访,配套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困难帮扶等服务。
当前,江安县通过前端(县综治中心)数据汇集、矛盾纠纷“一本账”登记,已经实现14个镇、215个村社纵向联通,累计收集各类纠纷1.4万件;接入法院、信访、民政等16个部门信息系统,关联各类平台数据及时发现隐患点,全口径归集7.2万余条矛盾纠纷数据,并全部纳入综治中心“一案一码”追溯式台账管理。通过中端(纠纷流转至部门或镇综治中心)分流交办、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疏通矛盾纠纷事权不清、协同不畅等堵点,建立“分类—交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厘清了“不明晰的账”、打破了“不联动的局”、跟进了“不及时的事”。
目前,江安县矛盾纠纷平均化解时间由7天降低到4天;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司法确认率分别提升至98.78%、46.3%。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