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于萌芽
2025-07-08 16:19:48 来源:兵团长安网
送达路上、田间地头、社区居民家中,处处可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垦区人民法院干警的身影。他们化身“法治快递员”和“矛盾调解员”,不仅是简单送达法律文书,更在送达过程中始终注重释法明理,将被动送达转变为主动化解,成功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消弭于庭前。
法警+书记员,“送达即调解”
一改传统单一送达模式,奇台垦区人民法院创新推行“法警+书记员”联合送达机制。送达小组不仅仅承担传递文书的职责,更肩负起“法律宣传员”和“矛盾调解员”的重任。
在每一次送达过程中,送达人员都会耐心细致地向当事人解释法律程序、阐明权利义务,分析诉讼风险与成本,用“大白话”讲清“法理情”。这种“面对面”、“零距离”的沟通,有效消除了当事人的误解与抵触情绪,使得许多原本可能对簿公堂的纠纷在文书送达阶段就找到了化解的突破口。
据统计,通过此种模式,送达期间在释法明理基础上成功化解的案件比例显著提升,大部分案件当事人经此环节即握手言和,大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也极大节约了司法资源,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社区+连队+网格员,送达精准服务靠前
针对辖区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以及部分群众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的实际困难,奇台垦区人民法院巧妙整合社会资源,编织了一张高效协同的“送达+调解”大网,与辖区内的社区、连队以及基层网格员建立联动机制,依托社区干部、连队两委及网格员人头熟、地情明、信息灵的优势,法院能够迅速精准定位当事人,确保法律文书及时精准“找对人”。
更重要的是,这些基层力量在协助送达的同时,提前介入了解纠纷背景,就地协助开展疏导、劝解工作,将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有效防止了矛盾积累和升级。
双语交流破壁垒,情法交融化干戈
为确保各族群众平等享受优质司法服务,奇台垦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双语干警的优势。在办案过程中,选派双语干警,用当事人听得懂、更亲切的语言深入交流,让法治的温暖直抵民心。
一句句熟悉的乡音乡语,拉近了法院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搭建起信任的桥梁。不少当事人感叹:“法院的同志讲法律、说道理,我们听得明白,心里也踏实,纠纷也就好解决了。”
奇台垦区人民法院用“走出去”办案的方式,倾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性化解,通过“法警+书记员”延伸服务链条,“社区+连队+网格员”汇聚基层力量,成功构建起高效、便捷、有温度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