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深度关注丨既保国资安全又促健康发展
2025-07-03 08:05:1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导读: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医药和基建工程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清理风险隐患。二十届中央纪委连续3年将国企领域系统整治作为工作重点。近年来,无锡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全会部署,聚焦国企经营管理中资金密集、权力集中、风险高发环节系统谋划,深化探索一体推进“三不腐”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持续清除改革堵点、发展障碍,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该领域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战场。江苏省无锡市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崇德倡廉馆”内收录了该市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查处的国企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涵盖“靠企吃企”“亦官亦商”等4类问题。近日,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员干部来该馆接受警示教育。在该集团原党委副书记、总裁朱永健严重违纪违法案例展板前,他们驻足良久,深受震撼,表示将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从严要求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医药和基建工程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清理风险隐患。二十届中央纪委连续3年将国企领域系统整治作为工作重点。近年来,无锡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全会部署,聚焦国企经营管理中资金密集、权力集中、风险高发环节系统谋划,深化探索一体推进“三不腐”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持续清除改革堵点、发展障碍,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推动查办案件与监督治理有效衔接

今年3月,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招采管理系统(一期)正式上线,这意味着集团各类项目实现采购交易全流程线上管理。“围绕认真落实纪检监察建议,我们进一步完善集团投资审核和跟踪管理机制,强化投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建成招采管理系统。”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刘震宇说。

2024年7月,朱永健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刘震宇提到的纪检监察建议,正是无锡市纪委监委针对该案暴露出的监督薄弱环节发出的。

“在案件查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机场集团招投标采购管理体系不健全,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工程建设项目成为少数领导干部任意瓜分的‘蛋糕’。这一问题连同审查调查发现的其他情况,我们以纪检监察建议的形式反馈机场集团党委,督促整改。”无锡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章树军介绍,3个月的案后整改,推动机场集团建立健全管党治党、航班申请、国资运营、工程建设、货运物流等制度机制21项,初步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集团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国有企业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强化监督、护航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使命职责,无锡市纪检监察机关既找准案件查办和以案促改的着力点,纠偏差、挽损失,督促做好以案促改;又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推动查办案件与监督治理有效衔接、一体贯通。

同样是在2024年,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连续三任总经理徐科威、周文龙、唐亮,受到纪法严惩,引起广泛关注。

经查,上述三人违纪违法行为的交集,是徐科威任职期间建立的协作商库,只有入库企业才有资格承揽开发区市政公司发包工程。徐科威把协作商库作为权力寻租点,提高自己在工程项目发包方面的话语权和操作权,后续两任不仅没有及时制止,反而也将之变成自己的“钱袋子”,市政公司前后三任总经理因此相继陷入腐败泥沼。令办案人员更揪心的,是案件背后国企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监管积弊,严重扰乱了国企的正常运行和企业工程建设管理秩序。

由此,一场持续8个月的整改行动在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整改以系列窝案为“切口”,旨在通过强化警示教育、加强日常监管、完善制度机制三方面12项措施,重点解决锡山经开区国企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纪法意识淡薄、制度执行不严、内控机制缺失、廉洁风险防控不到位等问题。

“自今年2月启动整改以来,我们第一时间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到案发单位现场通报这3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例,让党员干部切身感受到教训就在身边。同时,织密日常监督的‘网’、扎紧权力制约的‘笼’,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并与审计、财政等部门协同联动对工程立项、审批、招标等关键环节开展全流程监督,排查风险隐患,促进制度机制推陈出新、更加完善。”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副书记华锡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共督促完善招投标及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6项,强化对国企“一把手”述责述廉工作考评,规范履职用权。

探索推动日常监督与国有资产监管有机结合

国有企业肩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任务。为强化国资监管,防止出现国有资产闲置、低效、流失等问题,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决定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利用监督。

去年9月,国有资产清查利用监督在无锡全市正式推开。而一年前,国有资产类型齐全的江阴先试先行,启动了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没有先例可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江阴在试点中确定了“三步走”的思路举措——

第一步,查清楚。江阴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曹文军告诉记者,国有资产数额庞大、类型繁多,“查清楚”为的是做到心中有数。该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单位自查、财政复查、审计核查、纪委督查”四查工作法,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职能部门盘清全市国有资产,对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国有数据资源资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等进行全面起底,发现闲置空置、权证不齐、收益偏低、违规侵占等问题资产991处。

第二步,管起来。资产损失背后,往往存在失职失责、利益输送等作风和腐败问题。要把国有资产管起来,就要明确由谁管、怎么管。结合近年来查处的相关违纪违法案例,江阴市纪委监委按照“谁的资产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资产”的原则,牵头对相关单位“一把手”及国有资产管理关键岗位人员开展谈话,面对面压实责任。

“部分单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漏报、少报问题资产,主要原因还是责任未落到实处。”曹文军说,纪检监察机关以制发督查整改工作提示的方式,横向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纵向压紧属地单位主体责任,推动问题资产整改清零,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

厘清底数、明晰权责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着手推动走好第三步——利用好。

前不久,江阴市国有资产智慧监管平台弹窗推送一则预警,显示青阳镇属国企的一处对外出租房产租金异常。“经智慧监管平台智能比对,发现该处房产应收租金5万元,实收3.5万元,触发‘租金欠缴’预警。”曹文军介绍,预警信息直接推送至所在镇街国企管理部门,由该部门介入核查,督促该国企及时追缴租金、上传结果,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形成处置闭环。

记者了解到,2023年10月以来,江阴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研发建设江阴国有资产智慧监管平台,通过资源模块整合,可实时监测全市国有资产管理单位的资产清理、登记、交易、租赁、核销等全过程,并通过建立大数据监督模型,精准发现问题,实现国有资产全要素存证、全周期管理、全方位监督。

智慧监管平台的建设运行,是纪检监察机关推动国有资产监管与日常监督结合转化的成果。借鉴该经验思路,国有资产清查利用监督在无锡全市开展期间,市纪委监委相关处室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同步开展多个“小切口”工作。

“该项工作立足风险防范,通过分析查办案件发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样本企业监督、市属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检查、政府投资基金问题治理。”无锡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副主任高阳介绍,围绕国企领域财务管理混乱、资产管理不到位、内控体系不完善、经营指标异常等方面,他们对重点剖析样本企业开展监督,并将监督反馈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推动问题查纠、制度完善,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和重大损失。

为巩固和提升国有资产领域监督成效,无锡市纪委监委还制定了《国有资产领域监督工作指引》,其中列明了负有国有资产监管责任各主体的具体职责,突出工程建设、采购、销售等9类需重点关注的国资国企经营管理业务,以及议事决策、风险控制、内部监督等需要重点关注的企业内部管理6个方面,帮助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部门精准把握监督重点,科学开展监督工作。

促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常态化制度化

2023年以来,无锡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国企领域案件789件,留置98人。案件查办也让纪检监察机关意识到,单靠企业内部监督和行业外部监管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要抓好国企领域系统整治,必须贯通融合更多的监督主体,扩大国企监督覆盖面,着力构建国企领域监督体系。”章树军说。

构建国企领域监督体系是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具体抓手。无锡纪检监察机关以专责监督为主干,从加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入手,牵头开发建设“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平台,打通信息壁垒,实现监督数据共享互通,为强化综合研判、监督贯通融合提供了数据支撑。

无锡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李昊天告诉记者,“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平台进一步汇聚了监督合力。以该室近期正在进行的交叉互查情况汇总工作为例,交叉互查的对象是资产体量较大、情况较为复杂的国有资产单位,需要根据反馈的问题情况逐一核实、跟踪整改。

“以前我们需要逐一跟进各单位整改进度,现在有‘搭档’一起配合完成。”李昊天打开“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平台,将发现的28个问题通过平台分发给4个监督检查室和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任务’模块下设主责部门、监督部门、完成时限、承办人及完成情况等子清单,我们借助各方监督资源和优势,协助跟进各地区各部门整改情况,并实时同步到平台,为下一步任务统筹提供重要参考。”李昊天说。

监督协调联动,才能大幅减少盲区,防止监督失灵。因此,着力打通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梗阻点”,深化拓展协作配合机制成了又一个抓手。以新吴区为例,该区深化探索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的有效路径,已形成“纪巡审”沟通协作、发现问题、整改治理的工作闭环。

“在此前巡察区属国企时,相关审计部门同步成立审计检查联动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向巡察组提供各国企审计报告和相关资料,并就财务管理、项目立项招标等重要方面积极配合巡察工作。”新吴区纪委常委、区委巡察办主任朱鼎说,“纪巡审”贯通协同,进一步提高监督穿透力。在审计的专业支撑下,巡察组全面整合被巡察国企的财政拨付记录、信访举报线索等资源,发现无锡新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存在违规列支工会福利的问题,并牵出该公司原总经理许某相关问题线索。

构建国企领域监督体系还要以行业监督为支撑、以专业监督为保证、以内部监督为关键。为此,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及其他监督主体,找准职能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扛起应尽职责;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机制建设,持续盯好关键人、盯到关键处、盯住关键事、盯在关键时。在此基础上,围绕压实国企党委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内部监督上持续发力,助力国企练好自我监督的“内功”、筑牢安全运营的屏障,推动国企治理能力提升。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