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检察视线 > 正文

广西凌云:以检察之力守护“致富金叶”地标
2025-11-20 07:26:58       来源:中国长安网

导读:“你看这茶罐上的‘凌云白毫茶’地理标志印得多清晰!以前我不知道这个国家地理标志的作用,也不知道怎么用,现在换了有正确标志的茶叶包装,清晰明了,‘双十一’网上订单都比以前多了几成。”茶企老板龙桂英拿着一罐茶叶,满脸欣喜地向来访的检察干警“报喜”。

“你看这茶罐上的‘凌云白毫茶’地理标志印得多清晰!以前我不知道这个国家地理标志的作用,也不知道怎么用,现在换了有正确标志的茶叶包装,清晰明了,‘双十一’网上订单都比以前多了几成。”茶企老板龙桂英拿着一罐茶叶,满脸欣喜地向来访的检察干警“报喜”。

11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3名检察干警来到凌云县无公害茶叶科技示范场,开展督促保护凌云白毫茶地理标志行政公益诉讼“回头看”活动,详细了解“凌云白毫茶”国家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规范性使用情况。

南国有佳木,凌云生白毫。作为原产于广西凌云县的历史名茶,凌云白毫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4年全县茶园面积11.25万亩,培育茶企59家,干茶产量8326.67吨,综合产值突破7.16亿元,带动5万余人吃上“茶叶饭”,茶产业已经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致富叶”。

近期,凌云县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一些茶企未获授权便使用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部分授权企业不规范使用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有的地理标志图案模糊、有的使用范围超标、有的未按规定标注授权信息。这些行为不仅混淆了消费者的判断,扰乱了市场秩序,更严重侵蚀了凌云白毫茶流传千年的品牌价值。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强化检察监督,加强公益诉讼’,体现了党中央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更高期待。建议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这为检察机关加强对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主体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凌云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黄绍丰表示,针对凌云白毫茶用标不规范行为,检察机关迅速行动,开展凌云白毫茶产业保护公益专项行动。检察干警深入茶园、茶企、市场走访核查,对侵害“凌云白毫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凌雲白毫”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知识产权行为立案调查,向主管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全面查处未获授权用标、侵权用标等行为,同时引导合规企业依法申请授权、规范使用地理标志。

检察建议落地有声,部门联动护“标”有力。凌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响应,制定《凌云白毫茶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申报使用指南》,召开企业用标全覆盖培训会暨规范用标专题座谈会,专业指导60余家茶企规范用标;下达《行政告诫书》24份,责令违规企业限期完成规范化整改;协助6家茶企完成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申报,责令无生产许可证的8家企业停止用标。推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完成使用权利人变更,联合凌云县农业农村局修订《凌云白毫证明商标使用管理细则》,由该局对48家符合授权标准的茶企、经销商授权使用证明商标。

保护不仅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为了让“凌云白毫茶”国家地理标志得到长效保护,检察机关联合县市场监管局签订《关于加强凌云白毫茶地理标志协同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保护工作站,为茶农、茶企等从业者提供精准法律服务,从标志申请、使用规范到侵权维权,全程提供法治指引,护航企业放心发展。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办理督促保护古茶树和凌云白毫茶种质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督促职能部门全方位保护凌云白毫茶优质种质资源,让凌云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让茶文化源远流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正推动凌云白毫茶产业实现从‘卖鲜叶’到‘卖品牌’的转型突破,助力‘凌雲白毫’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速全国布局,拓展市场影响力。检察公益诉讼督促地理标志使用合法规范,为品牌建设筑牢了法治根基。”县经济作物中心副主任为检察机关点赞。

“当下正值电商直播销售农产品的热潮,检察公益诉讼督促保护凌云白毫茶地理标志,既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更是以检察之力激活‘地标’效应。”主办检察官说,检察机关将持续把四中全会精神贯穿检察履职全过程,以高质量检察履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让“凌云白毫茶”这张金色名片愈发鲜亮。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频道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