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政法综治 > 正文

“田间调解”暖了邻里心
2025-07-08 16:21:08       来源:兵团长安网

导读:六月的骄阳炙烤着棉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某连职工张某却心头冰凉——自家长势喜人的棉花,一夜之间大片叶片枯黄卷曲,嫩苗泛起红斑。“这可是全家的指望啊!”心急如焚的张某顺着风向一望,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刚用无人机喷洒完除草剂的邻地棉农李某。

六月的骄阳炙烤着棉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某连职工张某却心头冰凉——自家长势喜人的棉花,一夜之间大片叶片枯黄卷曲,嫩苗泛起红斑。“这可是全家的指望啊!”心急如焚的张某顺着风向一望,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刚用无人机喷洒完除草剂的邻地棉农李某。

“隔着排碱渠呢,咋能赖我!”面对张某的质问,李某满腹委屈。一个咬定损失惨重必须赔偿,一个坚持证据不足拒不认账。昔日和睦的邻居,在田埂上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眼看矛盾升级,两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团场综治中心的大门。

综治联动,“跑腿调解”下田间

群众有纠纷,综治来“兜底”。十团综治中心立即启动联动响应机制,织起一张“解纷网”。派出所民警、连队“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组成的联合调解小组,顶着烈日直奔纠纷棉田。

现场就是“办公室”。调解员们卷起裤腿下地,仔细测量地块间距、查看当天风向风速,对比受害棉株特征,并调取了李某的无人机作业记录。

铁证渐渐清晰:李某操作时忽略了风的影响,导致含草甘膦的药液随风飘移,造成了“药害”。

面对详实的勘查结果,李某低下了头:“唉,没想到风一吹,真闯了祸……”

“炕头算账”,法理情融解心结

责任虽明,赔偿金额又成了新疙瘩。张某忧心收成,李某怕被“漫天要价”。

调解经验丰富的老马调解员把双方请到了连队活动室的“炕头”上。

“《民法典》1165条说了,过错侵权得赔。”老马先亮明法理。紧接着,他请来的农技专家拿出专业测算,根据受害面积比例、棉株受损程度及当前市场预期价,一笔一笔算出了科学合理的赔偿区间。

数字清清楚楚写在纸上,摆上炕桌。看着专家细致的解释和透明的算法,张某紧锁的眉头舒展了,李某也松了口气:“这么算,咱心里就有底了,该赔多少我认!”

调解员趁热打铁:“咱综治中心就能给协议做司法确认,跟法院判决一样管用,不花诉讼费,不用来回跑!”对比打官司的耗时耗力,这“家门口”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彻底打消了两人的顾虑。

棉田重归宁静,握手言和情更暖

几番“地头勘查”加“炕头恳谈”,僵局终于打破。

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见证下,李某诚恳道歉,当场签下赔偿协议并承诺按期支付。张某也接受了合理的赔偿数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真没想到,没红脸、没上法庭、没花一分钱,咱这烦心事儿就解决了!”握着调解员的手,张某感慨万千。

李某也如释重负:“多亏综治中心跑前跑后,专家算得明明白白,不然真得打一场糊涂官司,伤了和气。”

棉田边的排碱渠水静静流淌,倒映着两位老邻居重新握在一起的手。

一纸薄薄的调解协议,承载的是法治的公平与效率,更浸润着化解矛盾的智慧与温情。当无人机掠过广袤棉田,团场综治中心织就的联动调解网络,正悄然守护着连队的和谐。它不在高堂之上,而在阡陌之间、在农家炕头,用“跑断腿”的真诚和“算细账”的智慧,将法理情融入基层治理的脉络,为丰收的希望保驾护航。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频道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