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武汉: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
2025-10-27 08:16:3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纪委网站

导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督”,为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中持续用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作出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全面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等工作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督”,为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中持续用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作出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全面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等工作部署。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近期借助大数据监督模型,对某养老机构经营主体骗取国家养老补贴资金问题线索展开核查,快速锁定关键证据。目前,相关人员因涉嫌行贿罪、诈骗罪已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是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武汉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大数据技术,借助大数据监督模型,持续提升监督精准性实效性。

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建设和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力度,涉及农村“三资”、医保基金、养老、涉企执法等多个重点领域。通过做实做细嵌入式、穿透式监督,推动实现监督常在、防线前移,查改结合、标本兼治。

突出抓好大数据建模,推动监督和办案相贯通

近日,新洲区纪委监委在对区总工会职工医疗互助金相关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时,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区总工会协理员姚某利用职务便利骗取医疗互助金的问题,他们进一步修订完善工会内控制度,建立落实重要岗位轮岗机制,强化专项资金监管。

2024年5月,该区纪委监委在核查姚某涉嫌骗取医疗互助金问题时遇到困难:在姚某从事职工医疗互助工作的10年间,其经手的工会医疗互助金数据达30余万条,同期医保报销数据达70余万条,涉及5万余人,且原始凭证缺失,致使运用常规手段进行数据筛选比对、线下核实取证难以开展,核查工作进展缓慢。

在市纪委监委的指导下,区纪委监委构建“工会医疗互助金大数据监督模型”,从100余万条数据中筛查出524条虚假报销信息,精准锁定姚某涉嫌犯罪的问题线索,助力案件快查快结。

以数据智能助力提升监督效能。按照“市区联动、数据共享、安全高效”工作思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抓好大数据监督建模工作。同时,深入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数据分析、大数据建模、人工智能应用等内容的学习交流;选派业务骨干跟案学习,强化技术应用,让更多的纪检监察干部会用、善用大数据。

武昌区纪委监委梳理近3年来查处的旧城改造项目相关典型案件,分析违纪违法行为易发多发环节和点位,研究数据比对规则,建立“征收拆迁领域大数据监督模型”,高效开展异常征收问题核查工作。

江岸区医疗资源丰富,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55家。该区纪委监委因地制宜,持续做实做细医保基金领域监督。结合查办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建立覆盖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科室,包含重复收费、虚构医疗服务项目、超医疗机构级别限定、超标准收费、医保限制用药等情况的大数据监督模型,为全市医保大数据监督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我们建立大数据监督与大数据办案手段互用、流程贯通的工作机制,形成‘筛查—研判—查办—治理—反馈’全周期管理链条,一体贯通监督、办案、整改、治理。”市纪委监委信息技术保障室负责同志介绍。

丰富大数据模型应用场景,拓展监督广度和深度

江汉区纪委监委日前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助力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集中整治。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某村改制企业以工作经费等名目大额转账给所属社区部分工作人员。

经过深入核查该公司2013年以来的电子账目、会计凭证以及工作人员信息,查实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在该企业任职监事职务领取工作经费,以及该社区虚增开支经费等问题。目前,区纪委监委已对8名相关工作人员党纪立案。

“随着审查调查的深入推进,通过监督模型筛查出的某类问题或某领域问题,往往会关联到其他领域。”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打破“就案办案”思维定式,加强对关联数据的分析,对问题线索抽丝剥茧、举一反三,深入挖掘隐藏在数据之下的相关问题线索。

武昌区纪委监委根据查办征收拆迁领域案件发现的6个风险点位,提炼转化“无证面积增减、点选优质房源、公房增加户数、装修补偿标准畸高”等4条事前监督预警比对规则,会同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大数据中心及有关高校,将“征收拆迁领域大数据监督模型”迭代升级为事前监督模型,开发“阳光智慧征收项目管理系统”,已经录入全区3000余户拆迁档案数据。该系统自2024年6月运行以来,先后发出异常预警信息762条,均已进行分类处置。

“我们将拆迁领域监督模型拓展运用到其他领域,对电子数据库扩容升级,从户籍信息、征收档案等重点数据的采集拓展到社保、行政执法等行业数据的采集,新收录政策享受、养老服务等16万余条数据,并建立高龄津贴、适老化改造等5个监督模型,对可能存在牟利事项的点位进行行业数据比对分析、预警,提高问题线索发现效率。”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坚持建用并举,市纪委监委健全共建共享共用机制,鼓励引导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相互学习借鉴,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成果共用。同时,开发更多监督指向明确、研判具体深入、线索精准高效的分析模型,增强大数据监督的系统性、精准性和科学性。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大数据监督模型发现异常信息32万余条,处理处分2072人。

完善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提升协同治理成效

“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这几家市属医院可能存在多记虚记和超标准收费等问题。”日前,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将通过“医保基金大数据监督模型”筛选出的疑点问题转交市医保部门。目前,相关问题正在核查中。

聚焦医疗机构重复检查检验、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该纪检监察组梳理医药卫生领域廉洁风险点,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医保基金大数据监督模型。今年以来,该监督模型累计筛查出疑似违规数据20余万条,对涉及违规收费问题推动抓好退费整改和建章立制。

该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表示,深化大数据信息化监督应用,能够进一步压实行业监管责任,推动医保、卫生健康等职能部门开展协同治理,健全从获取数据、分析研判、核查问题到督促整改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当下改”与“长久立”无缝衔接,持续提升协同治理成效。

校园食堂资金流动量大、业务流程复杂、廉洁风险较高。今年2月,市纪委监委推动上线覆盖全市中小学的“数字食堂”监管平台,将缴费、采购、入库、出库、加工、消费、财务管理等环节全流程纳入数字化监管,实现“校园餐”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公开透明。

“为更好发挥平台在线监测、实时预警等作用,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祸患,我们搭建了‘异常采购’‘营收不一致’两个大数据监督模型,并将其嵌入‘数字食堂’监管平台,对资金流转、财务核算等关键环节进行自动化监测。”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建立“技术监测发现风险—线下核查处置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的监管模式,构筑校园食堂管理廉洁防线。运行过程中,“异常采购”监督模型通过对供应商信息的精准核验,确保采购支出对象的合规性与真实性,有效防范采购风险。针对监督模型识别记录的异常信息,该纪检监察组及时将其反馈给相关部门开展排查,并通过实地调研、制发督办函等方式,督促其针对供应商资质审核不严、数据上传不完整不规范等管理漏洞,完善“数字食堂”线上巡查管理办法等内控制度,强化供应商准入管理。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频道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