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扬奋进向未来 第三场“代表通道”讲述基层故事 2025-03-12 09:08:2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反腐资讯网讯:3月11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乡村产业振兴、沙化土地治理、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6位扎根在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走上通道,讲述基层发展故事,汇聚力量与信心。
曾经偏远的撂荒地,如今种满了订单式农产品;一度闲置的民房,改造成一房难求的民宿。江西省萍乡市万龙山乡茅店村,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近年来变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茅店村党总支书记谭新萍介绍,“过去的茅店村尽管有好山、好水、好农产品,但由于种植没有规模,销售没有路子,乡亲们辛苦一年下来,收入微薄,积极性不高。”
为了把种在地里的“土疙瘩”变成村民增收的“金疙瘩”,谭新萍带领村民们发展订单式农业。“去年武功山农产品配送中心落户我们村,中心匹配了先进的冷链设施,解决了储存和保鲜问题,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村里实际情况,制定精准的种植计划,让乡亲们实现订单式生产。”谭新萍说,该村还依托武功山景区发展民宿、农家乐等。看到家乡的变化,许多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辽宁省彰武县农经总站农艺师王秀英分享了一个沙地变良田的故事。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科尔沁沙地的南部,是农牧交错带上的典型生态区。新中国成立之初,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大风带着沙子一个多小时就能刮到沈阳城。”这位在沙化耕地治理及农业技术推广领域深耕30年的全国人大代表说,在号称“八百里瀚海”的沙窝子,一代代彰武人探索出了中国三大治沙法之一的灌木综合治沙法,探索实施“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模式,为全国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彰武方案”。
“到目前,‘三北’防护林带向科尔沁沙地腹地推进了13公里,平均风速降低,有效阻挡了科尔沁沙地南侵的脚步,守护了辽宁乃至京津冀的生态安全。”王秀英语气中满是自豪与喜悦。
新疆阿勒泰地区文博院馆员卓娅·巴合提向记者们展示了一件金翼兽饰的文创产品。其形象是一匹腾空飞跃的骏马,色泽光亮、威武奋发、一跃千里。“金翼兽饰与大家熟悉的‘马踏飞燕’有些相似。”卓娅·巴合提说,这两件丝绸之路上异曲同工的文物,生动地展现了各民族共同创造悠久的中国历史、璀璨的中华文化。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珍贵文物,有利于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让文物“传下去”“活起来”,是新时代文物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今年3月1日起,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我们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有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卓娅·巴合提说,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中,普查队员们奔赴天山南北,全面摸清“家底”。同时,准确记录不可移动文物的环境,及时研判生产生活可能对文物带来的影响,全面做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要从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人才供给三方面着手。”湖南中车株洲研究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认为,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其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约占营业收入的8%,重点解决轨道交通的安全、动力、控制等各系统的关键难题,成功实现了从功率芯片、算法软件、关键部件到系统集成的自主化。
“与此同时,我们和地方共建‘智能科学研究院’,吸引国内外顶尖的AI人才,打造内陆城市的人才高地,助力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北斗应用等一批高端装备产业不断提升‘含智量’,共同受益、共创发展、共享未来。”李东林说。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