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语清风丨法者,治之端也
2025-11-06 08:48:5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治理国家,须臾离不开法治——正如《荀子·君道篇》中所言:“法者,治之端也。”
何为“法”?平之如水、惩恶扬善,“法”是中华民族定分止争、维护秩序、治理国家的重要方式。《管子》认为:“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墨子》说:“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商君书》说:“法者,国之权衡也。”百家争鸣的时代,先秦诸子深刻道出“法”之特性:典范、公正。何以成典范?何以为公正?就在于法律是准绳,是治理国家最大最重要的规矩。用这个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就是法治。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历史上,齐桓公并国三十、九合诸侯;楚庄王灭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燕昭王败齐、平中山;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威行天下。然而,这些国家最后纷纷衰落。韩非子对此评价道:“现在这些国家都已衰落,是由于他们的大臣官吏,都去做使国家乱而不是使国家治的事情。国家已经衰落,又都舍弃国法而营求私利,如同负薪救火,国家就更衰落了。”正所谓“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荀子所说的“治之端也”,也是这个道理。
五千年中华文明,蕴含了构建在道德基础上的法律价值系统,承载着丰富的国家与社会治理经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重建法治,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力推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党全国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不懈奋进,开辟出一条法治文明进步的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的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律制度和法治文化日益绽放出独特的光芒,屹立于世界法治文明之列。
依法而治,循法而行。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更高期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频道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