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系统思维解决资源供需矛盾 2025-02-14 09:23:0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反腐资讯网讯:水、能源、粮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战略资源,关乎国计民生。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着重处理好水与人口、粮食、能源的关系,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这提出一个重要命题:保障庞大人口规模的基本资源供应,需树立系统思维,解决好多种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纽带”一词,常被用来形容水、能源、粮食之间的复杂关系。一方面,水在能源和粮食生产中不可或缺。几乎每种能源生产都需要水,特别是煤炭,从开采、洗涤到发电厂冷却、煤灰控制等各环节,无不需要水资源。农业则是用水最多的部门,根据202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重达62.2%。另一方面,抽取、运输、处理等水资源利用过程和粮食生产同样离不开能源。三者相互依存,联系紧密。
从资源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北缺南丰”,耕地资源、煤和石油等能源资源则北多南少,存在明显的空间错配、供需不平衡,使一些地方不得不应对“能粮争水”的现实难题。尤为典型的是黄河上中游地区,以不到全国4%的水资源,生产了全国12%的粮食和50%以上的一次能源。水资源成为制约当地“水—能源—粮食”纽带安全的核心因素。
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和粮食需求还会增加。面对水资源短缺、能源对外依存度较大、粮食安全受国际贸易变化影响明显的现状,系紧“水—能源—粮食”安全纽带,必须综合考虑、协同治理,推进水、能、粮一体化管理和全链条节约。
处理好水与人口、粮食、能源的关系,首要的是抓住水资源这个核心,提高其利用效率和效益。从农业层面看,需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绿色农业。根据各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划定灌溉面积控制红线,严格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从能源角度看,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低耗水、清洁、低碳能源建设。逐渐形成“不浪费粮食和能源就是节约用水”的观念,在水之外实现节水。
两手发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用好有效市场的手,建立健全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初始分配与交易制度,通过反映市场供求、体现生态价值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引导和激励经营主体节水、减碳。用好有为政府的手,综合运用财政、土地、环保、人才等政策,通过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能降耗,不断缩小“水—能源—粮食”在安全性上的空间差异。
协同管理,健全跨部门协商机制。目前,我国对水、能源、粮食实行分部门管理,各部门在制定行业法规政策、发展规划、投资计划时,有必要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加强交流合作,综合考虑“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防止顾此失彼。还应将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纳入考量,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硬约束”,守护好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 深入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祝拥军调研走访湖南省海南商会
- 烟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推动“党建领航·圆梦安居”党建品牌建设
- 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品牌孵化基地总负责人李舰波 深入湖南浏阳市调研
- 黑龙江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艾玉芬走访慰问海林分局基层民警
- 人大、政协落马的高官 多数曾主政一方
- 中铝矿业有限公司生产管控中心抓好“331”标杆班组为安全标准化建设护航
- 昆明警方成功打掉一个养老诈骗传销团伙 维护老年人权益 守好养老“钱袋子”
- 国网华辰供电公司:电力赋能 大棚种出“好光景”
- 众志成城阻疫情,博爱奋进滑职人
- 府院联动化解行政争议 同心合力共建法治政府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