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条鱼循环”看消费增长新空间 2025-02-18 09:4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使商品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得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流通,增强的是经济内生动力、发展战略主动
反腐资讯网讯:如何透视市场活力?国产鳗鱼和进口三文鱼“两条鱼”背后的“双循环”,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
第一条鱼是“川字号”鳗鱼。四川建有鳗鱼养殖基地,成都有加工企业,鳗鱼经32道工序出炉后,搭载中欧班列等,“游”向世界各地餐桌。如今,“川鳗”年产量达1300余吨,年加工量800余吨,九成以上远销海外。
从依赖天然捕捞,到淡水养殖、近地加工,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鳗鱼养殖和出口国。这得益于国内水质稳定、水源优越的良好生态,也有赖于养殖与加工、内销与出口的联动。新的一年,相关养殖基地打算进一步提升数量与质量,确保“入口”到“出口”都安全质优。
第二条鱼是挪威三文鱼。不久前,东航冷链运营的首条欧洲生鲜定班包机航线开通,挪威三文鱼“飞行”约8000公里,直达湖北鄂州,全程约11.5小时。这一商品再经国内的空中、地面冷链网络,被快速分拨到各地。今年新春期间,不少人买到产地直采的挪威三文鱼。
数据显示,2024年,挪威对华海产品出口量达18.2万吨,同比增长14%。中国已跃升为挪威海产出口的亚洲第一大市场和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市场。“增长最快”的背后,是14亿多人的大市场消费升级势头不减,是欣欣向荣的现代化不断为各国提供新机遇。
产自中国的鳗鱼“游”向世界,挪威三文鱼“飞”来中国,繁荣市场、互惠互利的故事表明,中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在促进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作用、畅通运行中,持续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新空间的根基在“内”。大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中国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成长性,离不开政策的支撑性。以汽车消费为例,得益于“两新”政策,2024年我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5.8%。多家机构测算,政策拉动国内乘用车销量在200万到250万辆之间。由此,带动玻璃等上游原材料产业、自动化生产等中游制造、保险等下游服务业一起红火。活力胜过压力,机遇大于挑战,准确把握国内市场规律,深挖内需潜力,将更好推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空间的关键在“通”。无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还是促进双循环,都必须打通堵点、消解痛点。看一域,云南、广西等地立足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产业链关联紧密、资源共享的合作方式。看全局,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市场的吸引力,带动更多外资企业给中国投出“信任票”。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使商品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得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流通,增强的是经济内生动力、发展战略主动。
越是面对外部冲击等影响,越能看清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价值。中国已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大势。在这个过程中,资本流动、产业转移是正常现象。与迁移相比,我们引进来的产业质量更高。同时,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以优质产品、技术、装备、管理和服务,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内外双循环的良性互动中,更多的是合作共赢、互惠互利,而不是所谓的“外资离场”“经济胁迫”。认清主流、顺应大势,多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实现惠己达人的发展,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日期间,我国共接待来自175个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游客逾343万人次,同比增长6.2%。有外媒认为,中国市场将成为2025年全球旅游业繁荣的标志性开端。一个更开放的中国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不断实现更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和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内有活力、外添助力,中国经济的前景更加光明。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 深入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祝拥军调研走访湖南省海南商会
- 烟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推动“党建领航·圆梦安居”党建品牌建设
- 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品牌孵化基地总负责人李舰波 深入湖南浏阳市调研
- 黑龙江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艾玉芬走访慰问海林分局基层民警
- 人大、政协落马的高官 多数曾主政一方
- 中铝矿业有限公司生产管控中心抓好“331”标杆班组为安全标准化建设护航
- 昆明警方成功打掉一个养老诈骗传销团伙 维护老年人权益 守好养老“钱袋子”
- 国网华辰供电公司:电力赋能 大棚种出“好光景”
- 众志成城阻疫情,博爱奋进滑职人
- 府院联动化解行政争议 同心合力共建法治政府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