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做深做实基层监督 看住管好小微权力 2025-05-26 09:44:38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反腐资讯网讯: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提升基层纪检监察监督质效。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惠农富民政策落实等重点内容,以及村干部特别是村级“一肩挑”人员等重点对象,靶向发力、精准施治,完善监督体系、充实监督力量、创新监督方式,持续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
“陆某某在担任村干部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采取虚假手段骗取房屋拆迁补偿款,并截留群众房屋拆迁补偿款……”近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纪委监委组织全县115名村级“一肩挑”人员,现场旁听该县人民法院对某村原党支部书记陆某某涉嫌职务犯罪案的公开审理。
锦屏县纪委监委在严惩“蝇贪蚁腐”的同时,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办法,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征地拆迁等重点,从党务、村务、财务3个方面列出30项“小微权力”清单,督促村级“一肩挑”人员规范廉洁用权。
加强基层监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举措。贵州省纪委监委突出重点、靶向发力,建强队伍、凝聚力量,不断深化基层“小微权力”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靶向发力
日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台拱街道登交村走访调研。聊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张大哥说,“以前村里有什么钱,大伙不清楚。现在不管是资金使用,还是产业发展,都在公示栏里定期公开,一目了然。”
台江县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过程中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以及集体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2024年以来,先后立案45件,29名村(组)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基层监督点多面广,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靶向发力。“我们把加强基层监督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围绕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发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建设项目管理,以及村干部特别是村级‘一肩挑’人员履职尽责等情况做实监督,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蝇贪蚁腐’。”贵州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党委原书记赖怡净为他人承揽乡镇民生项目提供帮助并收受贿赂问题;六盘水市盘州市盘关镇东风居委会党支部原书记、居委会原主任张明信虚报、侵吞集体资金和私设“小金库”问题……4月25日,贵州省纪委监委通报查处的9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释放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惩治“蝇贪蚁腐”的鲜明信号。
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执纪执法为民导向,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靶向监督。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民生痛点难点、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黑除恶等方面,全面起底问题线索并动态更新;紧盯涉及范围广、影响恶劣、干扰多阻力大的重大疑难案件,以及上级交办督办案件,集中优势力量攻坚突破。坚持开门搞整治,通过媒体平台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多渠道拓宽案源。
瞄准民生痛点,聚焦行业积弊,以有力监督回应社会关切。贵州省纪委监委在抓好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等方面问题整治的基础上,紧盯征地拆迁领域及惠民补贴资金申报、审核、管理、发放等环节突出问题,加大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乱摊派”等行业歪风的整治力度,推动办好民生实事。
既盯重点问题,也盯重点对象。贵州省纪委监委持续推动各市(州)、县(市、区)纪委监委采取提级监督方式,加强对规模较大、资源富集、集体资金较多、信访量较大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的监督。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的沟通协调,通过“室地”“组地”“室组地”等联动开展监督,推动整治清产核资、经营管理、资产处置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
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以村干部截留挪用补贴资金突出问题为切口,在全县范围开展专项整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纪委监委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级合作社项目运行不公开、不透明问题,对全县118个村级合作社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并推动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坚持把建强队伍、凝聚合力作为重要抓手,提升工作质效
“在查办彭某某案过程中,片区协作机制发挥了很大作用。”近日,在铜仁市万山区第一纪检监察协作区工作推进会上,仁山街道纪工委书记李双龙交流工作体会。
收到当地某学校有关负责人彭某某违规安排和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私设“小金库”等问题线索后,调查工作一度迟迟打不开局面。2024年8月,万山区纪委监委启动片区协作机制,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有关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街道纪工委联动,案件在较短时间内办结,彭某某受到严肃处理。
“针对基层案件查办力量薄弱问题,我们制定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片区协作机制。同时,建立乡案区审、片区联审制度,协同联动提升查办质量。”万山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2024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通过片区协作机制立案237件,党纪政务处分214人。
贵州省纪委监委完善、推广片区协作工作机制,由县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在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力量的基础上,将医院、学校等单位和村(居)监督力量纳入片区统筹调配,协作开展重要专项监督、重大案件查办等工作。目前,全省88个县级纪委监委共建立协作片区381个,实现从“单兵作战”向“协作攻坚”转变。加强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纪检委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坚持把建强队伍、凝聚合力作为提升基层监督质效重要抓手,贵州省纪委监委指导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统筹,积极对接同级组织、编制管理等部门,为县级纪委监委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充实监督力量等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帮助。督促县(市、区)纪委监委在保持编制、职数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按照协同高效原则,整合职能相近部门,规范增设纪检监察室,推动人员力量向监督执纪执法一线倾斜。深化县级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结合实际调整合并人员较少的派驻机构,将空余编制、职数用于增设纪检监察室等内设机构力量。
贯通协调各类监督,贵州省纪委监委联合相关单位制发纪检监察监督与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贯通协调实施办法,明确沟通会商、线索移送、力量整合、成果运用、责任追究等具体事项,为强化基层监督提供制度保障。各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巡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联系,适时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联合开展专项监督。
注重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贵州省纪委监委通过“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轮训班”“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新进人员示范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带动全省针对性开展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培训。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纪委监委结合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职责,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全市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专题培训班,在17个乡镇(街道)开设“村级监督微课堂”,帮助村级纪检监督员找准监督重点,提升监督能力。
坚持监督监管同向发力,健全内控机制、加强预警纠治
加强监督既要管人,也要管权。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健全完善基层监督制度机制的同时,联合农业农村、民政、组织等职能部门,对村级组织权力和服务事项等进行全面梳理,推动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
着眼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贵州省纪委监委印发工作通知,从推动县级纪检监察机构优化设置、加强案件查办、提升监督质效等方面采取具体举措。各市、县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各自实际,制发指导意见、实施方案,编制任务清单,细化完善相关制度170余项。
铜仁市纪委监委出台关于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的指导意见,从强化监督协作、聚焦监督重点、规范监督程序、确保监督实效等4个方面提出12项具体措施;安顺市西秀区纪委监委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室组地”联合办案工作制度;毕节市织金县纪委监委制定强化基层监督提升治理效能12条措施。
坚持监督监管同向发力,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用好案件查办成果,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健全内控机制、规范基层权力运行。聚焦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监督监管,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纪委监委联合组织部门,全面梳理村级权力和服务事项,细化村级事务、社会保障、便民服务等6类33项权力清单,完善25张“流程图”,明确28项村务公开内容,引导村干部照单履职、依规办事;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强化对村干部及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财务、事项“全链条”监督。
探索运用数字技术创新监督手段。贵州省纪委监委依托贵州民生监督系统,研究建立“领取低保金异常”等民生领域数据比对模型,通过比对核查发现异常数据。黔西市纪委监委搭建“黔西市护航乡村振兴智慧监督平台”等微信小程序,设置惠民政策、惠民资金、投诉举报、纪法咨询、便民通道、小微权力等模块,群众可随时线上查询、咨询并对干部纪律作风问题进行投诉举报。贵阳市观山湖区纪委监委建立乡村振兴数智监督平台,通过将基础数据与全区49个村日常录入的集体“三资”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村级财务收支异常、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方面异常信息,加强预警纠治。
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廉洁教育是做实基层监督的重要内容。贵州省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警示提醒,教育党员干部引以为戒、躬身自省。遵义市凤冈县纪委监委分类梳理基层党员干部典型违纪问题,编印警示读本,摄制警示教育片。铜仁市万山区纪委监委依托“清廉村居”建设,通过上廉政党课等方式,引导村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