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法治天下 > 正文

正风反腐在身边·变化看得见
2025-11-07 08:46:4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导读:B650-1-2 、S631-2 、T244 ……曾经,行走在甘肃省兰州市街头,有这样一批道路,它们没有得到正式命名,只有一串长长的“身份编码”。它们有着一个同样的身份:断头路。

B650-1-2#、S631-2#、T244#……曾经,行走在甘肃省兰州市街头,有这样一批道路,它们没有得到正式命名,只有一串长长的“身份编码”。它们有着一个同样的身份:断头路。

近日,兰州市多条备受市民关注的“断头路”集中通车,有效解决了城关区、七里河区等多个片区的出行难题,来往车流畅通无阻,极大改善了区域道路状况,完善了城市交通“毛细血管”。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集中力量办好群众普遍需求、能够办成的民生实事,让群众可感可及。群众期盼处,便是正风肃纪反腐的发力点。兰州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群众反映强烈的“断头路”问题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党委政府全面统筹、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住建部门同抓共促”的工作格局,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监管责任贯通联动、协同发力,切实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可感可及。

听民声、选准题、定好策

——广泛征集选题,精准把脉问诊

一段“梗阻”道路,成为民生痛点难点。

“明明目的地就在眼前,脚下路却已是尽头”“路修了一半就没动静了”……在兰州市纪委监委联合兰州电视台开设的《落实进行时》栏目中,位于七里河区马滩片区的S186#道路,因各种原因历时多年仍未修通,严重影响附近小区住户的居住环境和商户的经营,让不少群众看在眼里、难在路上、急在心里。

临近两家三甲医院、靠近多个热门商圈,城关区五里铺十字路口的车流、人流密集,过去是名副其实的“堵点”,特别是在每天的早晚高峰时段,短短几百米的距离,车辆需要花费十几分钟才能通过。

这种情况让通勤者和周边居民烦心。家住东湖小区的居民颉先生说:“以前下班回家,最怕的就是经过五里铺十字路口,家就在眼前,却被堵在路上寸步难行,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长期以来,群众对兰州市“断头路”问题反映强烈。受峡谷台地地形、铁路分割、黄土地质等自然条件制约,加之政策调整、资金土地要素不足、规划滞后、征拆成本高等因素限制,“断头路”问题成为兰州城市发展的“拦路虎”,不仅影响市容环境,更让群众出行“堵心”。

“我们以群众诉求为靶点,建立群众点题监督工作机制,畅通民生诉求渠道。依托12345热线等渠道,全方位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海量诉求中筛选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民生痛点、难点、热点问题,搭建群众直接‘出题’、部门现场‘答题’、纪委监委全程监督的模式。”兰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市纪委监委将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列入“兰州市集中整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台账,明确提出“打通‘断头路’,系统开展城区堵点治堵疏解”的目标任务。同时,市纪委监委强化与市人大等单位衔接配合,贯通协同找问题,将打通“断头路”纳入“群众点题”项目清单。

该市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开展综合交通会战实施意见》,将打通“断头路”纳入全市综合交通改造的目标任务,对全市“断头路”进行分类梳理,明确时限打通60条“断头路”,加快畅通区域路网“微循环”,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

 聚合力、破难题、提质效

——各方“会战”答题,联动攻坚克难

“打通‘断头路’项目具体进展”“项目施工存在的廉洁风险点”……翻开“兰州市集中整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台账,“最新进展”栏中每月进展内容清晰可见。

群众点题整治是民生工程,也是系统工程。市委市政府、纪检监察机关、主责部门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答好题”。市纪委监委联合市住建局探索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住建部门抓好落实,成立城市路网专责组,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手续办理、资金筹措、验收移交等瓶颈问题。市纪委监委建立“班子成员+对口监督检查室+相关派驻机构”的监督组,通过一线督战、清单化交办、台账式管理,有效压实责任,推动职能部门担当尽责、高效履职。该市确定每个打通“断头路”项目都由一名市级领导包抓,现场调研督导,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难点、协调解决堵点,切实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群众反映强烈的七里河区S186#道路,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领题包抓,监督组多次深入现场了解项目进展,推动解决雨污管网设计变更等难题。通过督促施工单位科学安排、倒排工期,确保项目廉洁高效建设。该市纪委监委积极协调各方“会战”答好题,组织相关部门采用分段施工、平行交叉施工等方式合力推进,让历时9年未修通的道路终于通车。

以问题为导向,定计划、排进度、抓细节,层层压实责任。在实地监督检查中,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联合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室组”联动,多次深入打通“断头路”项目一线,重点了解并跟进监督项目进度、资金监管等方面情况,对发现的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通过现场反馈、约谈提醒等方式督促立行立改;对发现的重点问题通过下发督办函等方式督促会商研究。

如今的S186#,有了新的身份:马滩中路。这条道路不仅疏通了区域交通“毛细血管”,更如同一条强劲的纽带,为沿线区域注入了蓬勃的发展活力。

眼前的马滩中路道路宽阔平坦,车流有序通行。最引人注目的是道路两旁的商铺。从满足日常所需的超市、便利店,到充满烟火气的饭店、餐馆;从注重生活品质的健身房、宠物店,到提供便捷服务的银行网点、药店……一个层次丰富、功能完善的社区商业圈正加速形成。

一名超市老板对记者表示:“当初选择这里,正是想着道路通了,人气就旺了,我们的生意也就有了希望。”

打通“断头路”是民心所向、城市发展所需。2024年以来,兰州全市已打通“断头路”34条,不仅解决了群众局部出行难题,进一步畅通了民生出行“微循环”,更优化了城市路网体系,完善了城市规划布局。

通道路、见实效、暖民心

——完善制度机制,更好惠及民生

在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片区B650-1-2#路段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伴随着摊铺机缓缓前行,施工人员与机械相互配合作业,正完成收尾工作。

随着该路段工程的完成交付,B650-1#道路全线贯通并正式通车,从此有了新的名字:瑞德大道。这条南北走向支路的打通,不仅缓解周边交通压力,更串联起省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等核心区域,附近居民都说方便。

坚持统筹推进,持续强化协同联动。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解决“断头路”各项需求进行全面核实,建立分级督办机制,定期通报进展,确保各项任务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同时,督促健全责任体系,形成市、区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推动相关部门建立重点难点项目清单,优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

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不仅是畅行兰州建设的突破口,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大考场”。兰州市纪委监委通过“群众点题、监督破题、部门答题、评价验题”全链条闭环管理监督机制,通过电话回访、现场走访等方式,对检举举报平台、12345热线等问题台账开展抽查,结合群众反映问题办结率、满意度等重要参考指标,形成群众点题成效评价结果。

在保障打通“断头路”项目廉洁高效推进过程中,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构建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监督格局。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综合运用列席会议、实地督导、随机抽查等日常监督方式,持续跟踪问效,重点查纠项目落实中的进度时差、履职温差,深挖项目建设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

“一条条‘断头路’的成功贯通,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兰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分段推进等工作方法,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打通‘断头路’模式。”

“断头路”被打通的同时,便利的交通也承载起居民的幸福生活。在此基础上,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推动公交站牌等配套设施完善,让群众日常出行更加便捷、舒心。

此外,该市不断完善市级领导包抓、信息共享、工作调度、会商研判等机制。在制度机制的保障下,有效把打通“断头路”项目与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城市有机更新相结合,将道路建设内容与排水防涝综合治理、雨污管网改造、道路维修养护等统筹实施,避免道路反复开挖,保障地下管网建设与打通“断头路”同步完成,努力实现交通优化、品质提升、经济发展、群众受惠的综合效益。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频道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