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资讯网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曹某被查处后,区纪委监委大力开展以案促改促治,现在,这里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基层干部的办事效率也越来越高。”前不久,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纪委监委干部走访辖区企业,某个体工商户高兴地道出了当地营商环境的新变化。
近年来,濂溪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严明纪律规矩,着力整治“蝇贪蚁腐”,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坚决纠治为民服务中懒政怠政、办事“中梗阻”等问题,以“小切口”监督推动党风政风“大变化”。2023年1月,濂溪区纪委监委被评为江西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
“我们在这里做生意,都要去找曹局长‘关照’一下,不然在各种执法检查、证照办理过程中就很难过关。”今年年初,濂溪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与辖区企业相关负责人交流过程中,得知曹某经常吃拿卡要,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群众反映强烈。在掌握曹某部分违纪违法及涉嫌犯罪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濂溪区纪委监委对其采取留置措施。经查,曹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借行政审批、执法检查之机向管理服务对象索要钱款,严重破坏了当地营商环境。今年6月,曹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针对曹某案件暴露的营商环境中政策空转、兑现迟缓、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濂溪区纪委监委深入项目审批、执法检查一线,严肃查处利益输送、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督促责任部门及时回应企业诉求、提高办事效率。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19件1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
群众最需要什么、最关心什么,就推动解决什么。在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濂溪区纪委监委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将执纪监督延伸到特殊人群救助、政策帮扶等领域,紧盯补贴资金发放、受补助对象动态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实纠治优亲厚友、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让群众在监督执纪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多亏了你们监督推动,我终于领到高龄补贴了!”前不久,高垅乡谷山村的一名高龄老人在拿到了漏发的高龄补贴后打电话向区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此前,濂溪区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谷山村部分符合领取高龄补贴条件的老人未能按期领取高龄补贴,便立即指导高垅乡纪委对该问题进行核查。经核查,该村负责老龄工作的村干部粗心大意,漏报部分符合条件适龄老人名单,导致这些老人的高龄补贴未能及时发放到位。掌握情况后,濂溪区纪委监委一方面指导该乡纪委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补发相关老人的高龄补贴。与此同时,针对特殊人群救助领域的问题易发多发环节,督促民政部门及乡镇(街道)下沉村(社区)逐一摸排,确保符合条件的特殊人群都能及时得到救助。
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濂溪区纪委监委将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作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服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以规范集体经济合同为切入口,深挖细查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的失职渎职、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坚决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2024年4月以来,共查处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违纪违法问题62起62人。
2024年6月,濂溪区纪委监委在走访摸排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过程中发现,一些村集体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资金管理不到位,集体资金面临流失风险。该区纪委监委立即联合区审计局、区财政局和区农业农村局,全面调阅清查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台账,共发现超长期出租、低价发包等违规问题163个。
在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的同时,濂溪区纪委监委聚焦底数不清、数字不准、责任不明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顽疾,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清家底、清财务、清合同的“三清工作”,指导相关乡镇(街道)细化监管制度,补充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督促追回农村集体资金720余万元。
“得益于‘三清工作’,我们村追回了好几笔欠缴多年的门面租金,这可是大家的钱……”前不久,面对上门回访的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姑塘镇香积村村民黄大爷细数该村追回的集体资金。
为了让农村集体资产更透明、事务更公开,濂溪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的作用,指导各村(社区)按照《濂溪区乡镇(街道)纪(工)委有效衔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及时在相关平台录入村务信息。截至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已登记资产资源726处,录入各类经济合同703份,涉及合同价款1.37亿元。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