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法院聚焦 > 正文

海南白沙法院七坊法庭“三判五调”帮一五金店追回多年货款
2025-08-19 08:44:59       来源:中国长安网

导读:反腐资讯网讯:面对经营困境,我那时焦头烂额,为讨要40多万元货款发愁。8月8日,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白沙法院七坊法庭的法官及

反腐资讯网讯:面对经营困境,我那时焦头烂额,为讨要40多万元货款发愁。8月8日,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白沙法院七坊法庭的法官及法官助理在辖区一家五金店走访时,该五金店老板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的一摊子麻烦事,经七坊法庭“三判五调”解决了。

张先生表示,法官为民服务的办案方式令他深受感动。为了表示感谢,他将一面锦旗送给七坊法庭。

8月8日,海南省白沙法院七坊法庭法官助理梁国新回访张先生。记者宋飞杰摄

诉讼引出5起合同纠纷

2023年8月6日,张先生到七坊法庭起诉称,2022年至2023年8月份期间,徐某多次赊账,在五金店购买建材。同年1月25日,徐某向他出具了一张欠条,确认拖欠货款19371元未付,承诺尽快付款。此后,徐某于2023年5月份至8月份期间又多次在店里购买建材。徐某共拖欠货款44426元。其间,张先生多次催要货款无果,请求法院维护其合法权益。

七坊法庭依法受理后,经开庭审理,徐某对张先生的诉求标的无异议,法庭支持了张先生的诉求,判决徐某支付拖欠的货款。

“张先生这次是第3次到法庭起诉,其第一次起诉的时间是2021年5月25日。”七坊法庭庭长王颢达说,张先生3次起诉,除了被告不同、诉求标的额度不同之外,内容基本上是大同小异,都是被告以赊账的方式拖欠他的货款。

庭审结束后,王颢达把张先生留下来,询问五金店经营情况及存在的困难。

“我感觉到张先生在经营中可能还存在其他纠纷。”王颢达说,本案判决后,他利用送判决书的机会,在与张先生促膝聊天中得知,张先生除了之前判决的3宗合同纠纷外,还有5宗同样的赊账合同纠纷。

法官理顺账目引导维权

“我的五金店因赊账太多,经营困难,既得想办法要账,又得想办法找钱进货。”张先生说,一摊子事困扰着他,让他心力交瘁。

当王颢达向他送达判决书,再次询问他在经营中还存在什么纠纷时,他才抱出了一大摞赊账记账簿。

“张先生抱出的赊账簿有8本,涉及5起赊账合同纠纷。”王颢达说,当时,他初步看了一下,赊账簿记载赊账时间最长的有10年之久,最短的也有8年。

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王颢达和法官助理梁国新利用业余时间引导张先生及时维权。

“张先生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于赊账的客户,既没有签订的书面协议也没有留存结算凭证,对账单等有利的证据材料,仅仅有一些记账单或者出货单,且多数单据都是单方签名。”梁国新说。

如果张先生就单方记录到法院起诉,就面临举证难或证据不足的困难和问题。

在法官的引导下,张先生明白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并开始收集送货单、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赊账凭证,随着证据的获取,张先生先后向七坊法庭提交了5份起诉状。

司法便民办一摊子事

“张先生先后提交的5份起诉状中,标的额最多的有20余万元,最少的有5万余元。”王颢达说,七坊法庭在受理张先生5起赊账合同中第一起时,就决定用“一揽子办理”的模式,即通过立案后调解结案的方式,逐个化解张先生的赊账纠纷。

据介绍,在向法庭提交诉状前,尽管张先生花费了很大精力,搜集了一些证据,但涉案的相关证据信息还不太充足。

承办法官对张先生提交的诉状进行审查,发现除了被告主体没有问题之外,证据中还缺少赊账发生的时间等重要证据链,同时赊账总额只是个人记录,没有对方确认签名。

“法官针对张先生证据难以收集齐全的特殊情况,根据案情采用调解方式办案,是想通过调解,让当事双方对赊账的额度进行核对,这样能保障双方当事人的权益,避免庭审时发生对立情绪。”梁国新说。

王颢达告诉记者,在案件办理中,法官根据双方赊购交易的整个流程、环节、事实进行总体把控,对双方进行辨法析理,确认了赊欠货款额度,继而促使双方约定了还款方式。

王颢达表示,在案件立案和调解前,承办法官会采取审慎包容的审查标准,对原告提交的出货单、口头协议等证据进行甄别,既严格审查合同效力,又充分考虑个体工商户的实际经营状况,在确保事实清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司法便民,减轻小微企业的举证负担。

“最后一笔赊账款通过法庭调解结案后,我感觉轻松多了。”张先生说,七坊法庭的调解结案不但解决了他一摊子赊账纠纷,维护了他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还消除了他打官司可能会失去客户的顾虑和担心。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