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执行难题,将裁判文书兑换成“真金白银”
2025-09-10 06:26:00 来源:中国长安网
反腐资讯网讯:近段时间以来,海南省儋州市人民法院加强法院执行与“公安警务”联动机制,以“利刃出鞘”般的行动,将裁判文书承载的正义承诺兑换成群众手中可触可感的“真金白银”。
在执行法官的调解下,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儋州法院供图)
主动出击攻坚不留死角
因被执行人黎某绵迟迟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认的偿还金钱债权义务,经申请人张某能申请,执行法官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联系黎某绵督促履行。然而,黎某绵不仅拒不报告财产,而且有意隐匿行踪,逃避执行。
为打破执行僵局,儋州法院执行局干警主动出击,两次到黎某绵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经营的饲料店对其进行蹲守。经过耐心等待,执行干警终于将黎某绵控制,并依法将其拘传至法院。黎某绵提出先偿还2万元。因与执行标的相差太大,且张某能对黎某绵的信用已有质疑,故张某能拒绝和解。儋州法院遂依法对黎某绵采取司法拘留15天的惩戒措施。
执行法官始终未放弃执行和解,经在拘留所多次组织协商,双方同意黎某绵先偿还5万元,后续欠款定于年前结清,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解除拘留措施。
被执行人张某雷与申请执行人羊某梅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因张某雷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经申请人羊某梅申请法院立案执行。执行过程中,法院经调查,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执行法官带领法警到昌江黎族自治县被执行人家中找到被执行人张某雷。现场协商无果后,儋州法院依法对张某雷采取拘传措施。迫于司法威慑力,张某雷家属当场筹措款项偿还全部债务,案件得以执行完毕。
警法联动破解执行难题
被执行人李某家与申请执行人罗某涛劳务合同纠纷一案,因被执行人李某家拒不履行生效调解书确定的支付劳务费义务,儋州法院依法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对其发布限制消费令并将其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进行临时布控。
7月10日晚上,李某家在海口入住酒店时触发公安机关的布控预警机制。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对李某家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通知儋州法院。儋州法院执行局接到通知后连夜组织干警前往海口,将被执行人李某家拘传至法院。鉴于李某家拒不配合执行且态度嚣张,儋州法院依法对李某家采取司法拘留15天的惩戒措施。
被执行人林某与申请执行人陆某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因被执行人林某拒不履行生效调解书确定的返还购房款义务,亦未依照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并刻意隐匿行踪,企图逃避执行,导致案件执行陷入僵局。儋州法院院执行局果断将林某相关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对其进行布控预警。
8月17日23时许,林某入住酒店时触发公安机关的布控预警机制,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对林某采取布控,将其带到派出所临时控制并通知儋州法院。儋州法院执行局接到公安机关的通知后立即组织干警前往派出所将林某拘传回法院。经执行法官耐心释法说理后,林某仍拒绝配合执行。为打击被执行人嚣张气焰,提振强制执行公信力,儋州法院依法对林某采取司法拘留15天的惩戒措施。
上述执行案例是儋州法院执行局执行工作的缩影。今年以来,儋州法院已拘传372人,移送公安局布控37人,公安局协助临时控制被执行人12人,实际对43名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惩戒措施。儋州法院始终对恶意隐匿行踪、逃避执行者,果断采取拘留措施;对心存观望的被执行人,则辅以释法说理与高压威慑双管齐下,成功促使123案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完毕,促使219案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