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田埂解民忧,看兵团这家法院如何化解这十起案涉百万的滴灌带质量纠纷
2025-10-28 08:44:56 来源:中国长安网
“我上个月找李某铺设的滴灌带出现了大面积爆管、漏水现象,我要起诉他!”
“我们种植的黄芪都很‘娇气’的,现在地里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我们需要李某和滴灌带厂家给个说法!”

2025年8月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昭苏垦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挤满了前来法律咨询的农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向法官讲述案情。原来在2025年5月31日,他们与李某签订了《滴灌带铺设协议》,由其负责在案涉黄芪地铺设新疆某节水公司生产的滴灌带。
不料滴灌带出现大面积爆管、漏水现象,涉案黄芪亩数达5000亩,估算减损金额达数百万,给农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现农户提起诉讼,要求二被告返还合同价款并赔偿损失。
绿色通道+先行调解,做到先调一步
昭苏垦区法院收到案件材料后,立即启动涉农纠纷受理绿色通道,将立案审查期限缩短至3天,快速将系列案件导入诉讼程序。
考虑到案件涉及的农户数量较多,涉案金额较大,为减轻农户诉累,该院法官主动进行立案后先行调解。

先行调解过程中,因原被告双方对滴灌带漏水的因果关系争议较大,但若所有案件均启动鉴定,则鉴定费用又过高,于是法院在征得三方同意后,选取一名农户作为代表先行启动因果关系鉴定,其他农户参照该鉴定结果进行适用。
现场勘验起波澜,多轮沟通破僵局
鉴定启动后,在现场勘验环节,二被告拒绝前往其他农户地块取样,并反对将该因果关系鉴定结果适用到其他案件中。其余农户得知后,均向法院提交了鉴定申请。但因一起鉴定案件费用就需8万元,若将全部案件导入鉴定程序,仅因果关系鉴定就需要花费80万元,高昂的鉴定费用将案件拖入僵局。

于是,该院法官调整工作思路,再次组织三方调解。周六、周日,该院法官放弃休息,始终奋战在调解一线,原被告双方关于赔偿金额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最终,三方达成初步共识:由李某向农户补偿40元/亩,新疆某节水公司向农户补偿80元/亩。
细核亩数算清账,网上庭审促和解
9月26日,该院通过互联网法庭再次组织调解。为让补偿金额精准无误,法官当场拿出十位农户的土地承包合同与种植记录,逐一核对每户黄芪种植亩数。

按照事先达成的补偿标准,法官一笔一画核算每户应得补偿款及二被告各自需支付的金额,密密麻麻写满了整整四页纸,法官的这种敬业精神也得到了三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没有再对补偿金额产生异议。
最终,该系列案件于当晚10点多全部达成一致,并签署调解协议。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