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丨聆听历史回音 激发前行动力
2025-08-31 08:34:3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纪委网站
反腐资讯网讯:对于9岁的王芮伊和她的两个表姐妹而言,即将过去的暑假,最难忘的就是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在家长的陪同下,这3名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的小学生,参观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王芮伊说,战士们用生命守护家园,换来今天的和平,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
从黄浦江边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到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再到北京李大钊故居、北大红楼……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暑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走进纪念馆、参观党史馆,探访革命遗迹、聆听红色故事,成为不少家庭的热门选择。
触摸历史温度,记住那些挺身而出的英雄
记载赵一曼从被捕到英勇就义的详细档案,七七事变中牺牲的中共地下党员沈忠明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抗日根据地群众为部队缝制的草鞋……《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用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的历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览自7月7日开幕以来,接待观众突破40万人次,单日接待峰值达2.53万人次。社会各界参观踊跃、反响热烈,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营造了浓厚氛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副书记董立新介绍。
“寻访烽火印记、传承抗战精神”研学,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今年暑期推出的一项特色活动。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该馆积极配合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在青少年教育中厚植爱国情怀,目前已接待各地前来研学的青少年儿童、亲子家庭十多万人次。
讲解员吴婷注意到,前来研学的孩子们普遍做足了案头工作,带着问题而来:“有一次我讲了将近三个小时,完全没有感觉到累,因为每一个知识点孩子们都在认真听、详细问,给我的反馈特别好,让我觉得这份工作太有意义了。”
抗战的胜利,不仅是山河的光复,更是人心的洗礼、精神的重塑。正如王芮伊的妈妈所说,带着孩子们来到这里,就是想让她们触摸历史的温度,在这里读懂历史,记住那些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带着这份记忆成长。
“看着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带着弹痕的文物,听着那些不屈不挠的故事,孩子们会明白,如今的安宁并非与生俱来,是无数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真实发生过的抗争,是民族精神的烙印。希望她们珍惜眼前的和平,珍惜祖国的强大,传承那份永不屈服的民族气节。”王芮伊的妈妈告诉记者。
在北京旅游期间,来自山东阳谷的郭传宝特意抽出大半天时间,带着父亲和儿子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
“我是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曾是一名军人,儿子正在上小学,我们祖孙三代怀着崇敬之情参观展览、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校工作者,我将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郭传宝说。
追寻红色足迹,为自己生在华夏而骄傲
8月的上海持续高温、晴热少雨,位于黄浦区黄陂南路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依旧人头攒动。
红色是我们党和国家最鲜亮的底色,百年党史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红色壮歌。纪念馆新馆地下一楼,《伟大的开端》基本陈列展厅,每天6场免费定时讲解吸引了大批观众。7个板块的展览内容以“初心使命”为主线,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
来到展厅的最后一个点位,涌动的人潮安静下来,参观者有序站立在大屏幕前,全神贯注地观看名为《初心》的视频。视频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既是展览内容的总结回顾,也是参观者情感升华的催化剂。
“这个环节受到暑期观众的一致好评。有观众表示,通过参观展览、观看视频,感受到中国力量的无限可能,为自己生在华夏而感到骄傲。”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阮竣介绍,今年暑期中共一大纪念馆已接待观众超69万人次,日均客流超1.2万人次。
与基本陈列展厅相比,专题展厅同样备受青睐。6月30日至8月22日,“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上海巡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本次展览共推出展品近400件,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珍贵文献集中亮相,包括15份马克思、恩格斯手稿,以及目前全球发现的唯一一本由马克思签名的《共产党宣言》。
“文献典藏展兼具理论性、专业性、知识性和故事性,是今年暑期的一场‘重头戏’。观众在一睹文献珍品的真容之余,还可以通过手稿、藏书等追寻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轨迹,感知他们的伟大人格。”阮竣表示。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和信念的鲜活教材。在江西南昌,众多游客利用暑期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这里缅怀先烈,聆听历史回音,感悟精神传承的力量。截至目前,暑期观众已超54.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9.4%。
“今年暑期,我们以迎接建军98周年为契机,推出‘人民军队心向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红歌快闪和讲解员的沉浸式讲述,让观众体会到人民军队创建的艰难曲折。同时推出《铸魂——延安时期的从严治党》《八一红色印迹——南昌起义史迹展》等专题展览,让革命先辈的红色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宣教科科长周甜介绍。
用自己的声音,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雨后的北大红楼砖色深沉,琉璃瓦檐清亮如镜。8月21日一早,高梓萱熟练地别好麦克风,清了清嗓,准备为前来参观的观众开展志愿讲解。
高梓萱是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学生,今年是她担任新青年志愿者的第三年。“与往年暑期相比,今年接待量明显增多,几乎每天我都会来馆里进行两场讲解。每次的志愿讲解服务都是一场身临其境的革命史教育,革命先辈们的足迹指引我前进,激励我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高梓萱告诉记者。
今年暑期,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北大红楼、蒙藏学校旧址两个馆区的接待量接近10万人次。纪念馆充分发挥“北大红楼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作用,为讲解接待工作注入活力,也为青少年志愿者搭建了高质量的实践平台。300多人的队伍中,既有来自北京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也有中小学生志愿者,还有公开招募的社会志愿者。
“近年来,我们馆立足北大红楼这一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历史地标,创新组建‘北大红楼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通过构建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模式,为纪念馆青少年志愿者工作探索有益经验。”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介绍,“北大红楼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已经成为纪念馆打造的特色社教品牌,志愿者结合自身专长在展览讲解、文物保护、媒体宣传及特色社教活动组织等不同的志愿岗位上做好服务,受到观众一致好评,“他们用自己的声音,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以参观革命纪念场馆等为代表的暑期红色旅游热度的持续攀升,体现了文旅融合的新亮点,展现出青少年群体不断增强的国家认同、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也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凝聚了走中国特色旅游发展道路的共识。
“红色旅游的实践表明,这条道路不仅满足游客休闲度假的需求,更承载着涵养家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的深层次意义。”戴斌表示,面向“十五五”,要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在旅游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赋予红色旅游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推进红色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和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