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狠抓落实丨湖南株洲查治贯通堵塞制度漏洞
2025-08-24 08:08:5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纪委网站
反腐资讯网讯:近日,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莲塘坳镇凉江社区东风组组民大会上,社区干部将被侵占的2万元组集体资金一一发放给村民。“现在关于集体资金的问题,哪怕再小也有人管。”该组村民单扎良高兴地说。
此前,莲塘坳镇纪委接到群众反映,凉江社区东风组组长欧某侵占集体资金。该镇纪委随即展开核查,通过翻阅组集体资金收支记账本,发现资金现金余款少于账本数目。经查,欧某违反组内财务管理规定,长期将组集体资金存放至个人银行账户,并侵占2万元用于个人开支。最终,欧某受到严肃处理,相关钱款被追回。
“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导致部分基层干部利用漏洞违规出借、侵占挪用集体资金。”株洲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介绍,按照当地的村(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等各级各类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只延伸到村(社区)的财务及账户,村民小组一级的财务由组长或者组会计管理,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组集体资金被部分人员盯上。
株洲市纪委监委在梳理查处的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典型案件基础上,聚焦村民小组干部长期侵占套取、挪用组集体资金,以营利为目的违规外借组集体资金等问题,采取市县联合、“纪巡”联动等方式深挖细查、追责问责。今年以来,共严肃处理42人,将2人涉嫌挪用资金的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化以案促改促治,针对村民小组集体资金失管漏管的问题成因,以及村(社区)财务管理中的“小微权力”风险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基层党委、政府建章立制,堵塞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监管漏洞。目前,全市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自查自纠整改该类问题102个,并根据各自村组情况,出台组账村监管、定期公示公开等17项工作制度。
除了聚焦村民小组集体资金“跑冒滴漏”问题,该市纪检监察机关还将农村经济合作社集体资金管理问题纳入监督重点。
不久前,渌口区南洲镇洪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丁某,党总支委员、村委委员龙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经查,2022年至2024年,洪桥村经济合作社在收到农业受灾保险理赔款后,丁某、龙某利用管理合作社的工作便利,以抗旱灌溉名义套取截留理赔款60252.5元用于村务工作日常开支。目前,相关资金已全部追回并发放至村民手中。
“缺乏监管的农村合作社为一些村干部套取村集体资金提供了便利。”办案人员介绍,株洲大多数农村合作社的资金属性为村集体资金,管理由当地村干部负责。但由于农村合作社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以及合作社财务账目不在“村账乡代理”范围内,导致其成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空白地带”。
针对该类问题,渌口区纪委监委联合区财政局,利用科技手段梳理分析上级拨付给农村合作社的资金明细,倒查合作社补贴使用情况、发放范围。醴陵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出台管理制度,将农村合作社财务纳入基层乡镇街道“村账乡代理”范围,严格规范财务审批报销,把牢村集体资金支出审批关。
同时,株洲市纪委监委与市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治理工作小组,印发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方案,重点围绕农村财务管理、违规资金借出、违规举债、经济合同不规范等问题开展排查治理。目前,全市已排查问题2367个,完成整改1863个,追回集体资金464.19万元,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40条。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