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政法综治 > 正文

从法庭“单打独斗”到综治中心“多元共治”
2025-10-22 08:39:28       来源:中国长安网

导读:如何化解邻里纠纷冲突、如何解开合同纠纷困局、如何填补家庭嫌隙……是否只有法院的一纸判决才能定分止争?答案并非如此。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积极探索两级法院与本地区综治中心的深度融合路径,依托综治中心“小窗口”,推动司法资源与综治中心优势互补、效能叠加,提供“家门口”司法服务,“一站式”化解矛盾,“有矛盾找综治中心”正逐渐成为共识,实现了从“司法一元应对”到“社会多元共治”的深刻转变。

如何化解邻里纠纷冲突、如何解开合同纠纷困局、如何填补家庭嫌隙……是否只有法院的一纸判决才能定分止争?答案并非如此。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积极探索两级法院与本地区综治中心的深度融合路径,依托综治中心“小窗口”,推动司法资源与综治中心优势互补、效能叠加,提供“家门口”司法服务,“一站式”化解矛盾,“有矛盾找综治中心”正逐渐成为共识,实现了从“司法一元应对”到“社会多元共治”的深刻转变。

筑牢前沿阵地打造便民服务“桥头堡”

“原本打算去法院起诉,追讨近六年的车库租金,没想到综治中心当场就给我解决了!”张某租用郭某的车库六年余久,却未如约支付租金,郭某多次索要无果后,来到了锡林浩特市综治中心。

法院入驻综治中心的调解员受理后,发现该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但并未简单引导双方进入诉讼程序,而是第一时间核实情况,确认履行证据,不到三个小时,欠款人张某便将剩余的6800元车库租金现场履行。

一件即将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得到了妥善化解,这是“综治中心+法院”工作的日常。这种“当场受理、当场调解、当场履行”的高效模式,极大地节约了群众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辖区13家基层法院已全部实现诉讼服务中心部分功能或人员入驻同级综治中心,并通过设立诉讼服务窗口,提供法律咨询、指导调解、委托调解、诉调对接等司法服务,显著增强了协同化解纠纷的法治化合力,切实将专业司法服务从法院“窗口”延伸至群众“门口”,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多元共治凝聚纠纷化解“向心力”

2025年3月,春寒褪去,处处充满生机,苏某却满面愁容,“我是真的想还钱啊,可是今年的牛羊市场价格的波动实在是太大了,扩大经营失败了,我实在是没钱啊!”原来,苏某想要扩大牧场经营,跟多人借贷,但由于市场行情不好,导致投资失败,无力还款。

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在收到多份起诉状之后,敏锐地察觉到这几起纠纷为同一被告,案件是否妥善化解关乎的是一个经营者、多个家庭能否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法院工作人员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及时联系多方当事人,征得同意后,便立刻联合旗综治中心、苏木级综治中心、辖区司法所、特邀调解员,组织苏某与其所有债权人进行调解,最终所有出借人表示愿意放弃借款的利息,并同意苏某分期偿还借款本金。终于,多起纠纷在“综治中心+法院”调解下“一揽子”化解,当事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揽子”化解关联纠纷,避免了“一案结而多案生”,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一直以来,锡林郭勒盟法院不断加强与综治中心及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信息共享、联合研判、联席会议等举措凝聚合力,在民间借贷、金融借款、物业服务、劳动争议、道路交通等领域深化多元化解机制,助力社会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从“单打独斗”转为“协同作战”。

实质解纷绘就司法为民“新画卷”

“听说这里既能解决矛盾,还能起诉立案?我这货款被拖欠17年了,能直接起诉吗?”吴先生因货款被拖欠,到苏尼特左旗综治中心诉讼服务窗口询问。经沟通了解,吴先生因工作原因无法在上班时间进行调解,为便利当事人,法官提前梳理好案件涉及的法律要点和争议焦点,迅速联动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巴特尔,于清晨六点赶赴当事人家中,从情理交融的角度耐心疏导,结合法律条文细致释法,仅用不到两小时就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有时候,法官解释两句、答疑一下,当事人就像吃了定心丸,我们的调解更专业了、效果也更好了!”提到法院派驻综治中心的员额法官,巴特尔不禁竖起大拇指。

纠纷的成功调解,正是锡林郭勒盟法院司法赋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锡盟中院组织开展全盟特邀调解员培训100余人次。各基层法院推行“调前讲法、调中明法、调后析法”模式,法官深度参与综治中心案件调解,提供精准法律支撑,将每一次调解转化为生动的法治公开课,推动基层调解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我收到了法院的通知,希望你们能帮我联系下物业公司,我愿意一次性支付物业费!”刚一上班,正蓝旗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助理就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

近期,正蓝旗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物业合同纠纷,涉及业主人数众多。承办法官考虑到物业纠纷关乎物业公司日常运转与居民生活体验,并未简单采取判决方式,而是主动靠前、深入源头,找准问题症结,联合正蓝旗综治中心“金莲花调解工作室”展开调解。通过“面对面”的方式,结合“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具体案例,为业主和物业讲解法律条款、厘清权责界限,同时采用“背靠背”“圆桌谈心”等柔性调解方式,妥善化解该案。

对于这类涉及人数众多、案情高度类似的案件,锡林郭勒盟法院推行“示范调解+类案指引”工作模式,为调解工作提供明确法律依据和参考范例,实现“调解一案、化解一批”的目标。从机制搭建到全员参与,从个案调解到批量化解,锡林郭勒盟法院以“一盘棋”思维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让矛盾纠纷在“全周期”调解中妥善化解。

一桩桩案件止于诉前,一件件纠纷化于源头。综治中心承载着整合资源、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稳定的重要使命,人民法院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创新,更是“司法为民”理念的深度践行。锡林郭勒盟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有效衔接社会各方调解力量,让更多法治力量向基层下沉,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新动能。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频道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