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靶向施策守护好江淮粮仓
2025-07-16 09:22:27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导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

反腐资讯网讯: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安徽省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有关工作要求,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招投标不规范、资金被挤占挪用、施工偷工减料、验收不够严格、管护不够到位等突出问题开展整治,深挖彻查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靶向施策、系统治理。2024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有关问题线索1186件,批评教育和处理1509人,立案审查调查79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10人。

坚持高位推动,层层压实责任。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党组会议多次专题听取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情况汇报,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深化认识、强化领导,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2024年11月,安徽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明确要求:“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坚决做到不掺水分、不摆花架子”。省纪委监委强化统筹推进,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调研督导,要求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问题和线索,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确保整治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守护好江淮粮仓,让群众可感可及。省纪委监委分管领导包领域包项目,点对点指导推动整治工作。督促省农业农村厅认真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加强调度推进,强化“条上领、块上抓”;督促市县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层层扛责担当,狠抓整治任务落实落地。

坚持开门整治,全面起底问题。一是畅通渠道“找”。拓宽线索来源,推动主管部门设立5部政策咨询及投诉电话,及时向社会公布整治公告和投诉举报电话,注重从12345政务服务热线、“民声呼应”等平台筛选问题线索。启用“农田建设随手拍”微信小程序,开展政策宣讲、接收在线投诉。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和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及时收集、办理涉农有关信访件。二是巡审联动“移”。坚持审计先行,与省审计厅建立沟通会商、调研督导、督促整改、线索移送、调查问责等工作机制,协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审计调查,已覆盖54个县区,力争今年实现县区审计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审计发现的1219个问题,已推动完成整改913个,占74.9%。把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作为巡视巡察重要内容,将发现的问题及时纳入整治范围。三是科技赋能“挖”。利用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建立高标准农田疑点问题预警模型,对2019年以来全省公开招投标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中标企业、法人股东等相关信息进行筛查比对,发现预警信息120余条,涉及30余名公职人员疑似违规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招投标,对相关问题逐一交办督办、深入核查。

坚持严的基调,强化震慑警醒。一是聚焦“关键少数”。紧盯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具有决定权的“关键少数”,严肃查处通过违规更换招标代理机构、设置不合理招标条件、强行拍板通过招标文件等方式,帮助企业中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问题,形成强力震慑。二是聚焦“风险点位”。紧盯农业农村部门重要岗位和项目招投标、工程验收、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严肃查处利用职务便利帮助他人违规承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违规验收通过不合格建设项目及违规拨付资金等问题。三是聚焦责任追究。在严肃查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腐败案件的同时,也注重发现其他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以及失职失责、失管失察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推动风腐同查同治。

坚持查改贯通,拓展整治成效。一是全面督查检查。与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定期沟通情况、协同推进落实。派出8个督查组,协同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对16个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情况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编制《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指引》等,加强对下工作指导,增强基层监督执纪执法效能。二是狠抓问题整改。坚持发现问题、查处问题、整改问题统筹发力,组织对2019年以来2954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理情况逐项目逐设施开展排查,发现并整改问题8388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050个。如,督促怀远县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机井房配套设施不到位问题,筹集管护经费364万元,全面改造提升工程设施,解决6万余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惠及6700余户群众。三是深化建章立制。针对发现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09份,推动各地新出台常态长效机制450项。针对查办案件发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非法转包、偷工减料、侵占挪用等易发多发问题,督促将相关企业列入黑名单管理,减少责任地区有关资金补助。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督促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等部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制度约束与标准规范“12345”政策体系,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操作指南1个,设计编制、上图入库2个规程,农业工程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招标文件3个示范文本,项目建设、设计、预算、投资4项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监管意见、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调整变更规定、项目验收规定、管护规定5项制度,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频道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