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管《反腐资讯》内参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深度关注丨从“机器管招投标”到“机器管+”
2025-10-31 08:13:3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纪委网站

导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督”,为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中持续用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指明了前进方向。四次全会指出,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督”,为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中持续用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指明了前进方向。四次全会指出,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

实践中,海南省纪委监委坚持数字赋能监督路径创新,从“机器管招投标”到“机器管+”,逐步深化“监督一张网”和“机器管+”系列机制建设,构建“数据整合—规则量化—智能决策—动态监管”管理体系,推动以技术刚性约束权力弹性、以智能预警替代事后纠偏,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探索——

以推动“机器管招投标”改革破解监督难题,助推清廉自贸港建设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对清廉建设有着更高要求。2022年6月,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机器管招投标”改革创新部署。针对办理案件中暴露出的公共工程领域腐败易发多发问题,海南省纪委监委推动、指导和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在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上出实招、求实效,探索推进“机器管招投标”工作机制创新,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监督部门和执法机关打破条块分割、行业壁垒。

2022年11月,“机器管招投标”系统上线运行。当月28日,海南省首个“机器管招投标”项目“产业发展配套路网项目(三期)——银色海岸配套道路施工”在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顺利完成开评标工作。在这次招标活动中,投标人资格条件由系统自动判定,评标结果由系统说了算,专家仅在机器评出结果后进行复核。

“这条配套道路就在江东湾数字创意谷附近,全长约185米,工程虽然不算大,却意义重大。”海南省纪委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机器管招投标”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建立过程监督和留痕制度,通过全过程智能监管,最大程度减少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的人为因素干扰。

让想插手的“插不了手”。通过固化招投标流程规则,从制度和技术层面阻断人为干预,防止招标人随意提高资质门槛或设置倾向性条款,消除量身定制空间,既确保党员干部廉洁用权,又将资源配置权交还市场,实现从“制度管人”向“数据管事”转变。

让代理机构“控不了标”。通过标准化流程和智能管控机制,压缩暗箱操作空间,开标环节增设“防火墙”,自动截留异常投标文件,使其不能进入评标环节,变“事后查处”为“事前预防”。

让投标主体“做不了假”。系统自动对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全国公路建设市场信用系统等权威数据库,核验投标企业资质证书等信息,实现资质、业绩、人员“一键验真”。

让评标专家“作不了弊”。系统重构评标权责体系,将专家角色从“决策者”转为“复核者”。在如今的“机器主导评审+人工有限复核”模式下,专家仅能对系统判定结果提出书面异议并附证据,且修改全过程留痕备查,防范评标时作弊。

截至今年10月10日,海南省“机器管招投标”完成交易项目1832个,招标金额1487.72亿元,中标金额1425.16亿元,节约资金62.56亿元。

  从实践效果看,“机器管招投标”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还提升了交易效率和透明度,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也赢得了经营主体的认同。

深化——

推动“机器管招投标”与“监督一张网”贯通协作,斩断伸向招投标市场的“黑手”

“监督一张网”是海南省纪委监委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赋能打造的数字化智慧化监督平台,横向连接同级监督监管各部门、纵向贯通至全省各乡镇(街道),实现了监督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跨网络“一网统管”,发现问题、推动整改、线索移送、跟踪督办“一站式”办理。

10月11日,海南省“监督一张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全省发布半月报。其中,经“机器管招投标”平台累计推送办件265件,办结253件,发起问题线索15件。

海南省纪委监委立足清廉自贸港建设新形势新任务,将“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融入“监督一张网”建设。该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说“机器管招投标”是为了降低人为干预的可能性,那么“监督一张网”则聚焦斩断伸向招投标市场的“黑手”,防范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

“监督一张网”与“机器管招投标”实现贯通处置预警信息。行政监管部门对新增预警信息进行办理反馈,纪检监察机关则对处理情况进行再监督,确保行业监管部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构建协同监管监督的工作闭环。

在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周健看来,“机器管招投标”将以往“人找线索”转变为“线索找人”。“我们通过‘机器管招投标’对招投标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在线监管,针对围标串标等风险设置了35个监管点。系统发现违规线索,将自动向行政主管部门推送预警。”

加茂医疗健康产业园是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此前,针对“机器管招投标”平台推送的加茂医疗健康产业园起步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标)相关投标单位预警信息,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督促县住建局对预警问题开展核查,并将涉嫌违法线索移送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立案查处。最终,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到行政处罚,切实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机器管招投标”效果如何?近期,海南省纪委监委对全省实施“机器管招投标”以来的项目开展“回头看”,围绕“机器管招投标”工作机制创新情况开展监督调研,目前尚未发现领导干部插手干预“机器管招投标”项目的问题。

从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工程领域腐败案件看,标后履约阶段仍然存在领导干部插手干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风险。针对这一情况,海南省及时总结推广“机器管招投标”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推动“机器管招投标”向“机器管工程”转变,探索将勘察、设计、货物采购、服务采购以及标后履约一并纳入“机器管工程”,把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全要素、全周期管起来、管到位。

谈及如何深化“机器管招投标”,周健表示,今年将对交易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进行升级,并搭建AI智能辅助评审系统,实现“面”上稳步扩大、“质”上逐步提升、“通”上更加优化。

拓展——

探索开发更多“机器管+”应用场景,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

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机器管招投标”已经成为清廉自贸港建设的“金字招牌”。记者注意到,“‘机器管招投标’助推清廉自贸港建设”和“系统构建‘监督一张网’”先后被评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从探索“机器管招投标”开始,海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强化“机器管+”机制建设。在范围上拓展,督促相关部门推动“机器管+”向更多领域延伸,重点推行“机器管采购”,加快推进“机器管‘三资’”全覆盖;在功能上优化,不断升级现有系统,增强智慧化监管能力;在效果上提升,加强“机器管+”系列平台融合发展、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中标后履约情况监督,加大联合惩戒力度,推动监督、惩处、治理贯通融合。

“机器管‘三资’”——2024年,海南省纪委监委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惠农补贴和产业项目突出问题整治,督促省农业农村厅推进“机器管‘三资’”改革,推动建成全省统一监管平台,以图管地、以网管账、以码管物、以平台管交易、以数字管权,监督护航乡村全面振兴。

“机器管处方”——2025年,经海南省纪委监委驻省卫健委纪检监察组指导,省卫健委以科技赋能医疗监管,在三亚市试点基础上向全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推广“机器管处方”,通过智能化手段规范处方行为,让群众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机器管校园餐”——今年以来,海南省纪委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把“互联网+明厨亮灶”数字食堂监管平台建设作为“机器管校园餐”重要抓手,同时推动职能部门将全省公办中小学校学生食堂会计核算业务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自动对伙食费核算情况进行检查。一旦触发预警,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将通过“监督一张网”发起办件。

“机器管公章”——今年9月27日,三亚市在崖州区举行“机器管公章”推广现场会,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启动“机器管公章”,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率和透明度。谈起“机器管+”向公章领域延伸的初衷,三亚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就是为了管住村级小微权力。”“机器管公章”数字化管理应用场景能够记录公章使用全链条信息,用章申请、审批、使用等环节的各类信息全部留痕可查,做到村级用印“事前审批可控制、事中监管防风险、事后留痕可追溯”,从而防止“人情章”“糊涂章”“空白章”等用印乱象发生,把基层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目前,“机器管+”已从运行比较成熟的“机器管招投标”拓展到“机器管政府采购”等一系列重点领域,并与“监督一张网”平台互联互通,既独立运行,又连点成线,成为织密“监督一张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今年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海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国猛表示,要狠抓建章立制,推动标本兼治,坚持系统观念,深化“监督一张网”和“机器管+”系列机制建设,减少权力寻租空间,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决战决胜提供强有力监督保障。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