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谈丨高质量监督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保障
2025-10-10 08:10:4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强化服务大局之责,下足清障护航之力,提升激励担当之效,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保障。
以强有力监督纠偏正向,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部署落地见效
发展新质生产力,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国之大者”“党之大计”。纪检监察机关要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压责任、纠偏差、防风险,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一贯到底。
严督决策落地。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找准牵引作用最明显的突破口,抓牢问题矛盾最集中的着力点,因时因势明确监督重点,以小切口保障大战略、推动大发展。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这一主要支撑,紧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及时跟进,精准监督,督促有关地方部门强化改革意识、压实改革责任、扛起改革担当、落实改革举措,推动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关键路径,紧扣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重点任务,盯牢创新难点、转化痛点、融合堵点,开展嵌入式、靶向式监督,着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走深走实。聚焦人工智能这一核心变量,大力推动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落地实施,对照六大重点行动和强化八项基础支撑能力制定监督清单,督促全省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定目标、定任务、定举措、定时限,推动“人工智能+”系列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严纠发展偏差。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和政策策略等,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经常对标对表,始终做到理念同频、目标同向。严防政绩观偏差,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自觉破除守摊思想、畏难情绪、等靠意识,坚决防范重显绩不重潜绩、顾当下不顾长远等政绩冲动,坚决破除粗放扩张、低效发展。严防执行上走样,严肃查纠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敷衍应付、机械执行等行为,坚决防止在产业升级上遇难而退、绿色转型上做表面文章、政策兑现上缺斤少两、要素流动上设卡设障等现象。
严防风险隐患。围绕层层压实防风险、除隐患的主体责任,全程跟进,抓实督细,推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防止不知风险就盲干硬干。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市场、技术、债务、安全等风险,推动健全相关领域风险排查防控机制,坚决防止急躁冒进、贪大求洋,不顾客观条件上项目,过度举债搞建设,把“一时的增长”变成“长期的包袱”;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盲目求新,在动能转换上未立先破,把传统产业当作低端产业、过时产业简单退出,带来产业空心化或产业断层;坚决防止一哄而上、无序竞争,在发展新产业上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带来同质化竞争和产能过剩等。
以正风反腐清障护航,推动营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环境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破坏公平正义、损害营商环境、侵蚀改革成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拦路虎”“绊脚石”。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以严的基调正风反腐,纵深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不断消除影响新质生产力健康有序发展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良好的政治生态涵养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坚决斩断风腐演变链条。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既深刻影响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深刻改变行权方式和风腐形态。随着新技术新手段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给意欲贪腐者提供了规避制度、绕开监督的“隐身衣”,催生更具迷惑性、隐蔽性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要紧盯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强化动态监测、快速反应,精准识别、坚决查纠打着发展新经济、新业态等旗号,以业务层层嵌套掩盖违规违法行为的问题;坚决查纠以数据壁垒、技术壁垒造监管盲区、钻制度漏洞等问题,有力揭露隐藏在“算法黑箱”“流量变现”背后的利益输送行为;坚决查纠以虚拟货币、跨境电子支付等隐蔽方式,构建复杂链路的腐败问题,持续强化震慑效应。
及时查补新兴领域漏洞。随着新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以及新金融、新基建、新消费等新业态蓬勃兴起。由于法规制度相对滞后,监管监督容易出现空白盲区、灰色地带,成为滋生腐败的新空间。要注重以案为鉴深化促改促治,推动案发单位深入查找制度薄弱点、权力风险点、监管空白点,强化科学配权、制度管权、阳光晒权,既有力保障新兴领域产业发展空间,又有效规范产业政策自由裁量空间,从源头上防范腐败问题的发生。注重关口前移强化监管监督,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探索有效适配新产业、新业态的联防联控机制,在抓早抓小上更快一步,在抓源治本上更深一层。
迭代优化正风反腐策略。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风腐形态之变,以变应变、见招拆招,以数字算法升级反腐战法,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做深做实公权力大数据监督,通过精准构建监督模型,对行权等相关数据精准分析、多维碰撞,及时发现异常、预警处置,做实个案整治、类案共治,构建起“预警发现—问题整改—建章立制—规范提升”的工作闭环。近年来,浙江先行探索开展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对违规行权做到穿透式发现、阻断性预防、常态化震慑,持续放大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效能。
以严管厚爱激励担当,激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
统筹把握监督执纪执法的尺度,着力推动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把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贯穿监督执纪执法的全过程各方面,更好实现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性互动。以及时预警促警醒,加强对定新政策、上新项目的廉洁把关,建立健全首次轻微违纪提醒等机制,督促党员干部始终稳住心神、顶住诱惑、管住手脚。以精准问责促担责,严把故意和过失、因私和因公、违规和试错等界限,辩证看待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首创之失、改革之失,看性质、看初衷、看情节、看影响,综合考虑行为性质和危害后果,依规依纪依法予以减责免责,推动营造鼓励锐意创新、宽容无心之失的良好氛围。
优化亲清政商关系。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主体,处理好政商关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道必答题。坚持政商双向发力,使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成为政商交往的时代风尚和自觉遵循,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廉动力。进一步营造亲的氛围。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督促相关部门和党员干部为企业雪中送炭、纾困解难,完善政企常态沟通和涉企问题及时回应解决机制;着力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做细做实政策支持、要素保障,不断优化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进一步划定清的界限。根据政商交往新场景、企业发展新诉求等,动态优化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倡导清单,推动准确把握亲的程度、清的尺度,做到有交集但不能有交换、有交往但不能有交易。严肃查处亲清不分的行为,坚决纠治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以及政商勾连等问题,促进政商交往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公正无私、有为有畏。
本网编辑:袁小帅 审核:李琰玉